-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通史知识体系概览
当前,高中新课改的历史课本体例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模块编写的专题史,有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25个专题构成,时间和可见的跳跃性很大,没有清晰的时序性知识脉络,给中学师生带来较大挑战。特别是高中学生的初中历史学习相对薄弱,缺乏扎实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基础,进入高中后直接学习这种大跨度的专题史,在知识上很容易出现张冠李戴和支离破碎的弊端。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时序概念,加强各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有必要进行横向整合,勾勒出各个大的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下面,对中国古代史的六个历史时期进行简要分析:
一、社会大转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欧洲继爱琴文明之后,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半岛进入经济文化繁荣时,我国正处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昌盛时代,希腊和中国逐渐形成欧亚两大文明中心。
1、经济:该时期政局动荡,但是经济发展出现高潮,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逐步定型。⑴铁器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农业生产力革命;私田出现,井田制瓦解,改革变法承认土地私有,个体小农经济普遍产生;都江堰、芍陂、郑国渠等水利灌溉工程修建;⑵冶铁技术提高;煮盐、酿酒、青铜业发达;⑶商业繁荣: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工商业空前繁荣,私商崛起、货币丰富,很多诸侯国的国都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
2、政治: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分封制瓦解;⑵改革变法和卿大夫夺权政变频繁;⑶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⑷出现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3、文化:⑴春秋出现老子、孔子和孙子等思想家和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⑵战国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公元前220——公元220年)
当秦汉王朝屹立于东亚的时候,地中海和西亚雄距者罗马帝国和安息帝国。古罗马是当时欧洲的文明中心,秦汉王朝是东方的文明中心。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两大文明中心开始直接交往。
1、经济:⑴农业发展迅速: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汉代农具得到改进,铁器和牛耕广泛推广,耕地的犁壁和畜力播种工具耧车发明使用;水利事业发展,黄河流域修建六辅娶和白渠,东汉灌溉工具毕岚发明翻车,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农耕区域扩大;南稻北麦格局形成;耕作和管理技术进步较快。⑵手工业成就辉煌:两汉手工业具有规模大、分工细、工艺精的特点;汉代冶炼业炼钢技术提高,开始使用煤做冶炼燃料,东汉杜诗发明水排鼓风冶铁;东汉晚期瓷器工艺成熟;丝织业发达,发明提花机,丝绸之路开通,中国被成为“丝国”;新疆地区出现棉纺业。⑶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汉武帝统一五株钱,官方垄断盐铁经营;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活跃,在沿路兴起一系列城镇。
2、政治:⑴秦朝结束五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⑵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度,官僚体系逐渐代替贵族体系;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汉初七国之乱的反复后最终巩固确立下来,汉武帝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实行推恩令。
3、文化:⑴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秦朝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实现思想大一统。⑵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西汉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为临床学经典;东汉还出现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西汉发明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⑶秦汉文化气势恢弘:代表成就是长城、兵马俑和《史记》;⑷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亚、印度的文化随丝绸之路流入中国。
三、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1年)
这个时期西方强大的罗马帝国分裂,而后西罗马帝国灭亡,法兰克王国建立,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亚波斯萨珊王朝强大起来,印度由笈多王朝实现统一,印度也开始封建化过程,朝鲜当时处于三国分裂时期,日本建立起统一的大和国家。
由于三个模块的专题史内容对本时期涉及较少,具体阐释从略。
四、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公元581——907年)
隋唐时期西欧正处于中世纪国家分裂、政局混乱、经济衰落、文化低潮的黑暗时期,亚洲却生机勃勃,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及其后继者建立起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与中华隋唐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中心。
1、经济:⑴农业发展: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农田灌溉发展,唐发明筒车;农具改进,江东地区发明曲辕犁;茶叶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⑵手工业发达:地区分布更广,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分工细,品种多,技艺水平提高并融入外来风格。丝织业发明缂丝技术,南方成为丝织中心;隋唐白瓷成熟,形成“南青北白”体系,唐三彩和秘色瓷成为特色。⑶商业繁荣:运河开通,交通便利,外商云集,外贸繁荣;长安和洛阳成为两都,长江流域扬州和成都成为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