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病虫分析
2014 年第 2 期
总第 142 期
郧西县汉江流域小麦条锈病发生及防治
文建平
高
斌
李典军
胡
林
朱永昌
(郧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42600)
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114(2014)02-047-002
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汉江流域上游。全
2
2
2
665.5t,占全县小麦总产 65%。而郧西县汉江流
孢子在郧西汉江流域没有越冬年份。小麦条锈
病在郧西汉江流域属于常发,仅 2012 年未见病。
始见期最早是 2 月下旬,最迟是 4 月上旬。高峰
期都在 4 月下旬。发生程度最高都要在 3 级,局
部地区在 4 级、5 级。
域由于受秦岭和汉江特殊环境的影响形成鄂西
北汉江流域独特的小气候,极有利于小麦条锈病
的发生,每年小麦条锈病比郧西县其他二高山、
3
3.1
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生因素
小麦条锈病菌孢子越冬情况
高山地区发生的早,发生重,作者就郧西汉江流
域小麦条锈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
2006 年~2013 年没有监测到小麦条锈病菌
孢子在我县汉江流域越冬。郧西汉江流域当年
1
种植基本情况
12 月中下旬至第二年 1 月上中旬最低气温都要
在零下温度,据 2006 年~2013 年统计平均在-7,
郧西县汉江流域海拔在 150m~260m,播种期
在霜降前后 5d。品种主要是绵阳系列。施肥水
是没有监测到小麦条锈病菌孢子在郧西汉江流
域越冬的主要因素。
平在 250kg。栽培好田、坪地主要是一块板,山坡
主要是预留行,机耕机播占 30%。
3.2
气象因子对小麦条锈病的影响
郧西县汉江流域气象资料(见表 2)。
2
2.1
条锈病发生情况
小麦条锈病发生监测
3.2.1 温度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
2008 年、2011 年、2012 年三年都要属轻发和
不发年份。统计当年 10 月至第二年 2 月总积温
为 了掌握 郧西县 汉江流 域小麦 条锈病 发生
规律,在观音的天河口、涧池的泥河口、夹河的大
王沟口、上津的津城等地设置小麦条锈病系统调
查点进行监测。每年从小麦播种后 11 月上旬立
1 049.9,比 8 年平均积温 1 128.7,低 78.8。
发生程度最高都要在 3 级,局部地区在 4 级、5
级。说明冬季温度高低决了汉江流域小麦条锈
病的发生程度。
冬开始监测至翌年 5 月中旬结束。
3.2.2
降雨量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生时间
2.2
监测结果
小麦条锈病监测结果见表 1。小麦条锈病菌
据气象局提供 25 年~30 年气象条件统计:1
月~5 月降雨量分别为 11.6mm、14.1mm、38.3mm、
收稿日期:2014-02-08
作者简介:文建平(1966-),男,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 47 —
2014 年第 2 期
总第 142 期
绿色防控
58.5mm、79.4mm 和上年 10 月至 12 月降雨量分
别为 73.5mm、30.3mm、10.9mm。郧西历年来 10
月多雨,11 月、12 月干旱,1 月~3 月干旱,4 月~
种,二是合理施肥,控氮、增磷、补钾,补充微量
元素,增强小麦抗病力。三是实行“三沟”配套,
做到能排、能灌。
5 月多雨。始见期最早是 2 月下旬,最迟是 4 月
4.2
药剂防治
上旬。2 月降雨量的多少是小麦条锈病发生时
间早晚的决定因素。高峰期都在 4 月下旬。发
生程度最高都要在 3 级,局部地区在 4 级、5 级。
4 月~5 月降雨量的多少是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
的决定因素。
一是秋播前实行药剂拌种,25%三唑酮可湿
性粉剂 15g 拌麦种 150kg 或 12.5%烯唑醇可湿性
粉剂 60g~80g 拌麦种 50kg,拌种力求均匀,拌过
药的种子必须当天播完。二是开展小麦系统监
测,对初见病叶或发病中心田块及时进行挑治或
3.2.3
风向的影响
全田防治。三是春季在小麦拔节或孕穗期(郧西
小麦条锈病是随风传播的流行性病害,可以
远距离高空随气流传播,郧西汉江流域,主要是
东 南风、南 风,西 南风。一是条锈病是 随汉江流
域 河风传播的流行 快,随气流传播路 线长 (近
100km);二是受秦岭的影响,小麦条锈病的孢子
极易在汉江流域迫降,中后期田间气温升高,在
汉江流域防治的最佳时期在 4 月上、中旬)。病
叶普遍率达 2%~4%,严重度达 1%时,667m2 用
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g,兑水 45kg
均匀喷雾。重病田块应间隔 7d~10d 再用药一次。
也可选用 12.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种猪用苗药添加剂的试验报告_周秀丽.doc
- 宜香系列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研究_王丽.doc
- 乙肝病毒感染相关肾小球肾炎治疗新进展_朱平.doc
- 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分析_丁岗强.doc
- 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影响_王小云.doc
- 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临床疗效研究_卢火明.doc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的临床诊断_评估和抗病毒治疗的综合管理_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doc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的临床诊断评估和抗病毒治疗的综合管理_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项.doc
-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临床疗效_刘辉.doc
-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停药后复发与血清HBVDN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_司慧远.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