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共和盆地威连滩坡地冲沟风水交互作用研究.pdfVIP

青海共和盆地威连滩坡地冲沟风水交互作用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会议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

地貌•环境•发展 (2009 上海会议文集) 青海共和盆地威连滩坡地冲沟风水交互作用研究 * 马玉凤 严平 展秀丽 李文赞 杨典正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摘 要 本文选择青海共和盆地威连滩坡地冲沟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沉积物样品采集和分析,结合 1982 年的航片和 2006 年快鸟影像数据,分析研究区地质历史时期风水交互作用的环境变化和坡地冲沟风水 交互侵蚀的现代特征,结果表明:全新世初期,研究区由水成沉积环境逐渐过渡到风成沉积环境,并有小 的沉积旋回,到了全新世中期,气候变得较温润,风沙活动减弱,风成砂逐渐生草成土,但弱砂质古土壤 层较薄,从全新世晚期至今,风沙活动有所增强;冲沟形成后,坡面冲沟发生着风蚀水蚀交互作用。起伏 的沟岸和弯曲的谷底发生风积,为流水侵蚀增加了沙物质。风沙流对坡面冲沟的形成有再塑造作用。同时 4 吨泥沙,是沙丘不断增长的一个重要物源。冲沟的 冲沟侵蚀也影响着风沙活动,每年冲沟侵蚀达 8.3 ×10 狭长地形,其“狭管效应”加大了风蚀作用,增强了风沙灾害天气。 关键词 坡地冲沟 风水交互作用 特征 1 引言 [1] [2] 土地退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而切沟侵蚀是土地退化的主要过程之一 。在一定的空间 尺度上切沟侵蚀是沉积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其侵蚀量可占土壤侵蚀总量的 10 ~ 94% [3] 。以往的研究 切沟侵蚀常常被看作一个独立的水蚀过程,然而在半干旱地区,风蚀和水蚀对土壤侵蚀都有着同等 重要的贡献且几乎相伴发生[4] [5] 。风蚀对切沟侵蚀产沙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水力侵蚀的切沟沉积物又 常成为其物源区边缘沙丘的一个沙源[6] 。 风沙区的切沟侵蚀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通过侵蚀沉积物的搬运和循环将风蚀和水蚀系统联 系起来。Helen 等人在尼罗河流域研究了在风水交互沉积环境下切沟尾部爬坡沙丘的形成[7] ;Joanna 和 Grant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区域地形尺度上冲积扇前缘的沟道下切与扇缘末端的 沙丘增长消退的变化关系[6] ;邹学勇等人在研究西藏八一镇邛多江公路沙害的阶地沙源型时,指出冲 沟加强了风蚀作用[8] ;高学田,唐克丽等人阐述了陕西神府矿区束鸡沟流域坡面切沟和沟谷侵蚀的风 蚀水蚀交互作用[5,9] 。半干旱区切沟风水交互侵蚀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专门而详细地对风沙区坡 地切沟侵蚀的风水交互侵蚀特征的研究鲜见。 为进一步开展风沙区坡地切沟的风水交互侵蚀研究,本文选择青海共和盆地威连滩坡地冲沟为 研究区,在野外进行了冲沟剖面的调查和土壤样品、流水样品的采集,通过室内的粒度和河流泥沙 含量的实验分析,并结合 1982 年航片和 2006 年快鸟数据,探讨研究区地质历史时期风水交互作用 的环境变化和坡地冲沟风水交互侵蚀的现代特征。 基金项目: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干旱地区风水复合侵蚀现代过程研究(2008-ZZ-02 )”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马玉凤(1981-),女,河南新乡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侵蚀研究。Email :mayufeng@ires.cn *通讯作者: 严平( 1966- ),男,安徽宁国市人,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干旱半干旱区环境演变研究。 Email:Yping@bnu.edu.cn 95 地貌•环境•发展 (2009 上海会议文集) 2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威连滩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共和盆地东部,隶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沙 沟乡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