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家塾教育生活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红楼梦》中的家塾教育生活研究 于洋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武汉 430079) 摘要:《红楼梦》作为一部传世经典,其中的教育生活闪现着熠熠光辉。在家塾教育中, 贾宝玉厌学的心理趋向是科举取仕制度日渐黑暗背景下的自我逃离,他的越轨行为反映了清 中叶社会和教育的弊端以及士人学子对人性教育新思潮的呼喊。师生之间的想象性预演与换 位,是化解课堂危机的先决条件。理解和剖析学生个体分帮的动因,则更易正确引导和满足 学生群体在教育生活中寻求归属安全的需要。 关键词:《红楼梦》;家塾教育;学生生活 《红楼梦》是清中叶一部恢弘巨著,它在各个领域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光辉一直绵延至今。 《列石头记于子部说》开端有云:“《石头记》一书虽为小说,然其涵义乃具有大政治家、大 哲学家、大理想家之学说,而合于大同之旨,谓为‘东方民约论’……无论其于哲理、心理 ① 1919 学抉幽阐微,此篇未及举也。即此行为谈论,岂他小说所有?抗手老庄、突驾董杨足矣。” 年问世的《古小说评林》说:“红楼梦以较盲左述郑对许叔之言,及吕相论秦之书无其深曲, ②然而,在教育史的背景下以学生生活 以较腐史报任安书,及李陵答苏武书,无其痛快也!” 的视角观照《红楼梦》,目前还鲜有人问津。个体是社会的缩影,宝玉等人是学生群体的映 射,一个家塾的盛衰反映了一个朝代的教育起落,大而化之,《红楼梦》中贵族家庭的一荣 俱荣一损俱损的家族史,也正是一个王朝兴衰的成败史。从中找寻清朝学生生活的足迹,探 究从个体到家族乃至社会的教育史,有助于剖析学生行为抉择的心理动因及师生关系的处 理。 一、服从还是越轨:宝玉在藩篱社会中的“自我” 《红楼梦》的创作出现在清乾隆时期,作品中所展现的学生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矛 盾特别是各种思想流派的相互斗争。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基础上,清朝建立起了以满洲贵 族和汉族地主阶级联合的专政政权,该政权的建立和维持一直处于深深的矛盾和危机之中。 至乾隆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因“康乾盛世”而解决,反而在某些方面更加尖锐。 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市民基层也悄然成为统治阶级的新敌人。 在思想领域,自明中叶起,出现了实学教育思潮,王阳明心学开始反叛传统理学,以自 然科学为主的西学东渐也对理学教育思想体系产生了冲击。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 夫之等提倡人权,强调习性和经世致用;颜元、章学诚等倡导的实学教育思潮发展到鼎盛。 王学思想的盛行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萌芽,无疑对《红楼梦》的创作和作品所表现的思想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清初统治者用高压和羁縻手段进行严厉的思想控制,在大兴文字 作者简介:于洋(1986-),女,山东青岛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 ①陈蜕盦:《列石头记于子部说》,载汪兰皋,柳亚子等编《陈蜕盦文集》(非卖品),集刊 1914 年,第 5 页。 ②冥飞等:《古小说评林》,民权出版社 1919 年。 狱、残酷镇压“异端稗说”的同时,遏制实学发展,极力表彰程朱理学,把理学正统独尊的 地位。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 ,圣祖告谕大学士等曰:“惟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 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经五百余年,知学之人,无敢疵议。朕 ①雍正则根据程朱学说,“御制”《大义觉 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巨。” 迷录》,颁发全国,以“教化”人民。在当时,二程、朱子的著作几乎具有法律效力。面对 统治者“以理杀人”的做法,和曹雪芹同时的反理学思想家戴震不顾“宋儒赫赫之炎势”, ② 愤怒地提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曹雪芹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用他的不朽著作《红楼梦》直接参加了当时意识形 态领域的斗争,对封建社会末期腐朽的上层建筑

文档评论(0)

cxmckat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