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教探索
Education
2012年第2期HigherExploration
m
复旦的“保姆
——李登辉的办学思想和实践
陈桃兰
摘要:李登辉执掌复旦近四十年,为复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办学过程中多方筹措经费、苦
心经营,为学校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提倡思想自由。使复旦成为民主的堡垒;以实用为导向,为复旦的发
展擘画宏图;主张学生自治,进行民主管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牺牲、服务、团结”的复旦精神。
李登辉妁这些办学思想与实践对当前大学尤其是民办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李登辉;复旦;办学思想;办学实践
李登辉(1872—1947年),字腾飞。福建同安后裔又屡兴词讼.一直想把复旦逐出李公祠,复旦
人.印尼华侨。美国耶鲁大学文学士、上海圣约翰 生存岌岌可危。这段期间。李登辉每日除授课及日
大学名誉博士。1905年李登辉参与了复旦的创建, 常办公以外,大部分时间用于向外募捐、筹划建设
1906年开始执教复旦公学.后任教务长。1913年始新校园。他为学校募捐款项费劲心思,往往为了一
出任校长。1917年,复旦改组为大学,李登辉任私 笔款项。给认捐者写十多封信.甚至辗转恳托,一
立复旦大学校长。此后.除两次短暂离校外,一直 再登门造访。国内认捐困难重重。李登辉把目光投
连任至193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复旦大向了他的出生地——南洋。为筹建新校园。李登辉
学迁往重庆.部分师生因各种原因滞留上海.李登 于1918年1月启程赴印尼、新加坡等地向爱国华侨
辉就在公共租界内开设复旦大学上海补习部.坚持 募捐。半年问,共募金折合银15万元。Ill回国后李登
办学.直至1946年复旦大学回迁上海。李登辉一生 辉便开始在江湾购地,另辟校址。到1920年,购得
致力于复旦大学的建设、发展工作超过40年。为复 土地70余亩。次年开工建筑。李登辉的此次募捐.
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物质和制度基础。他 为复旦校园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学校建
在学校的经营管理、学校办学方针的确定以及学校 筑新校舍仍需巨额经费.虽备受冷遇.李登辉仍继
传统与精神的形成等各个方面都为后人留下了丰富 续在国内募捐。最后募得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
的精神财富. 兄弟捐款4万余元.印尼华侨黄奕柱捐款1万元,『2懈
决了建校经费问题。1922年春,新校舍落成,大学
一、多方筹措经费、苦心经营,为学校的稳定
部迁入江湾.17年来借地办学的历史宣告结束。复
发展提供了保证
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费缺乏一直是一个困扰近代大学发展的重要 复旦的办学经费可以说一直令李登辉牵肠挂肚.
问题.对于需要自筹经费的私立大学来说尤其如此。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复旦大发展时期.经常遇上经费
可以说.经费是私立大学发展的命脉。复旦在建校 难题。为了寻求支持.李登辉聘请国民党要员和上
过程中。经费屡屡告急,李登辉作为一校之长,义 海工商巨子为复旦校董会成员.通过他们来筹募资
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筹措经费的重任。1912年.复旦 金。他还注意发动全校师生及校友的力量,通过师
公学因吴淞校址失于战火.遂迁入上海徐家汇的李 生认购、搞合作社、寻求校友帮助等方式来解决办
公祠。当时复旦开办未久。资金严重缺乏,李鸿章 学经费的燃眉之急。李登辉留下的文字材料并不多,
收稿日期:2011-12—07
作者简介:陈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