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有毒牛肝菌研究进展.pdf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10,38(3):1114—1115 责任编辑 胡剑胜 责任校对 卢瑶
中国有毒牛肝菌研究进展
丁小维,刘开辉,邓百万 ,陈文强 (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 对中国有毒牛肝菌资源、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在医药开发、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 了概述。
关键词 有毒牛肝茵;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6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l1(2010)03—01ll4—02
ResearchAdvanceinBoletusspp.inChina
DINGXiao-weietal (SchoolofBiologicalScience&Engineering,ShaanxiUniversityofTechnology,Hanzhong,Shaanxi723000)
Abstract ThestudywasconcernedwithBoletusspp.inChinaincludingrescources,bioactiveproductsandtheirapplicationsinmedicine
developmentandbM ogicalcontro1.
Keywords Boletusspp.;Bioactiveproduct;Researchadvance
牛肝菌科 (Boletaceae)是担子菌亚门伞菌 目的重要一 作用,而林木的代谢产物和枯枝落叶腐殖质保证这些真菌得
科。具有子实体伞形、肉质、菌管密集排列在菌盖下面、彼此 以良好发育。
不易分离等特点。这类菌下分32属,其中多数可食用。牛 有毒真菌因种类不同,所含的有毒成分有差异,而引起
肝菌以其味道鲜美且具保健作用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由 ~9i15床表现不同。绝大多数的有毒牛肝菌如粘盖牛肝菌中
于误采误食牛肝菌而引起中毒事件多且严重 。,因此有毒牛 毒后会出现 胃肠道病症 ,个别牛肝菌如华美牛肝菌 Bo/etus
肝菌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 speciosusForst,误食后会引起神经 、精神型中毒,剧毒牛肝菌
大部分有毒真菌属于担子菌纲 。但一些有毒真菌的 细网柄牛肝菌和栗金孢牛肝菌被误食后还会引起溶血和肝
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对一些癌细胞 、病原菌有抑制作用一, 脏的损伤 。
而且对某些真菌及有害昆虫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因此,有 目前,在国内,牛肝菌分类学仍然是有毒牛肝菌研究的
毒真菌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筛选药源、生物防治的一个新的领 重点,许多新种如微眇牛肝菌Boletusminimus、叔群华牛肝菌
域。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鹅膏菌属的有毒真 SinoboletustengiiZangelLiu,sp.nov.、叔群绒盖牛肝菌 -
菌 J,而其他的有毒真菌研究 尚少,限制了有毒真菌在农 rocomll~tengiiM.Zang.J.T.LinetN.L.Huang以及 白管粘
业、医药卫生中的应用。笔者对有毒牛肝菌从资源、生物活 盖牛肝菌Suillusalbo-poriY.H.Chen 相继被报道。这些
性研究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有毒牛肝菌 新种是否会引起中毒未见报道。目前,有毒牛肝菌的分类都
的研究积累基础性研究资料。 是基于形态特点和结构特征的系统分类 ,将分子生物学研
1 有毒牛肝菌资源 究手段引入分类的在鹅膏菌Amanita方面报道较多 ”,而
中国牛肝菌科种类有397种和变种 ,其中有毒牛肝菌 在牛肝菌及其他有毒真菌报道甚少。相信 ITS、18SrDNA等
33种 ,约占牛肝菌种类总数的8.3%。我国牛肝菌科的有毒 分子生物学方法将会成为有毒牛肝菌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
菌主要属于粘盖牛肝菌属S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