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谁动了我的不知情权?.pdfVIP

新媒体时代:谁动了我的不知情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媒体时代:谁动了我的不知情权?.pdf

新媒体时代●● 谁动丁莪日g不知情权? 文0郭子辉 张岚 上世纪9Q年代初,比尔 ·盖茨提出 信“息在你的指尖 (Informationonyourfingertip)”“1的概念。于是我 们知道自己身处数字时代,并且非常确定拥有追逐信息的基本技术和能力。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目 前的传媒环境还是一个只读的环境,用户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手机、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在家里,在餐 厅,在候车室,在公交车上……形形色色的传播无孔不入,大量信息被无节制无分类地强塞给我们。 随着新媒体时代信息狂潮的呼啸而来,这些文明时代的特种垃圾挤占了我们的空闲时间,甚至阻碍必需的思 考过程。我们的谈话、娱乐、思想都被这些小东西糟蹋了。人们逐渐意识到,除了一向渴求的知情权,我们同样 需要 不“知情权”。 不“知情权”这个曾被忽视的概念,开始受到关注。 一 、 信息节制与不知情权 吃得太多会让人感到恶心,在浴缸里待得太久也会难受,因为最初的体验完全被堵塞了 同样,过量的信息 轰炸会让我们的信息嗅觉最终迟钝。面对食物过剩,人们懂得节食。面对信息过剩,我们也需要信息节制。 所谓信息节制,节制的主体为接收信息的主体,信息接收者需要行使选择权,节制信息接触 好比打牌,如 果我们可以将 “牌”彻底看成是虚拟的信息的话,那么每个人拿到的就是不同的信息。然后每个人逐步公布自己 的信息,直到游戏结束。如果没有信息节制的话,每个人都是 “明牌”,那就是下棋。信息节制主要体现在接收 者的主动性上,即主动接收或主动拒绝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 最早提出信息节制的人也就是最早发现信息过剩的人。几千年前智者老子就说过 “五色令人 目盲,五音令人 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并告诫我们 少“则得,多则惑”,建议我们 “多闻数穷,不如 守冲”。 对信息过剩的警觉同时引发了人们对 不“知情权”的渴求。相对于为受众熟知的知情权来说, 不“知情权” 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条文与框架。俄罗斯杰出作家索尔仁尼琴1978年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提出: “除 了知情权以外 ,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 如果从一个善 良的出发点来看待媒体,或许是人 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 们对信息的渴求太过热烈,所以媒体需要尽其所能来 谈充斥 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 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乎,良莠不齐的各色信息铺天 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可见, 不“知情权”实质上 盖地脬啸而至。 就是一种自我克制的意识要求。 再加上如今的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市场整合、 和现在相比,索尔仁尼琴所处的时代应该还是一 媒介融合的时代,媒介需要按照受众的生活轨迹和生 个相对清静的年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 活形态重新定义 自己,而不再是按照自我属性去定义 出版期刊近710万种,新书60余万种,每年登记专$J~40 受众群体。不论是传统媒体的创新,还是新媒体的出 多万项,向你源源不断输出新观点;900多万个电视 现,都需要更加关注受众的需求和偏好,深度解读受 台,几十万个微波通讯塔,几万个雷达站,30多万个 众的行为和轨迹。 民用电台、移动电话、终端电脑 ,在永无休止地传播 在这个新旧媒体整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中国新 信息或观念。我们足不出户似乎就能周游世界,鼠标一 型媒介并不成熟:稀缺的市场反馈让媒体无法知道受 点或是手机一按,就能通晓天下。然而,面对网络面对 众到底想要什么,而为了满足更多受众,达到自身利 电视面对手机面对城市里穿梭或者矗立的广告,我们 益的最大化,信息在没有经过删选的情况下被送到了 突然警醒:信息冲浪,追求自我的我们,只是信息化 我们面前。受众无法向媒体明确表达自己更细致的需 社会批量生产的克隆产物之一。 求,最终任由信息席卷其时间与空间。 信息泛滥带来的种种问题进人人们视线。信息垃 曾经,一条 黑“ 早餐点用火碱浸泡发纸箱做包子 圾除了浪费资源,还会消耗精力,干扰情绪,浪费时 馅儿”的新闻,让很多人震

文档评论(0)

我才是小泥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