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俗与学术之间:《图书展望》特色评述
[摘 要] 《图书展望》作为浙江省图书馆办的图书评论类专业期刊,尽管远离上海、北京等政治文化中心,却以沟通图书与读者的媒介自居,积极为读者传递各种图书信息,同时在编辑稿件等方面呈现了灵活与包容的策略,进而突破当时已有的格局,逐渐壮大成为一份颇具学术影响力的图书期刊。
[关键词] 《图书展望》 读者定位 政治包容 营销灵活
[中图分类号] G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6-0104-04
[Abstract] Book Outlook, as the professional book-critic journal published by the Library of Zhejiang Province,although far from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enter such as Shanghai and Beijing,considered itself as communication medium of books and readers,spreading kinds of book informations to readers positively, at the same time taking flexible and forgive strategies in manuscript editing to break existing predicament,being an academic influential journal gradually.
[Key words] Book Outlook Readers position Political tolerance Flexible marketing
作为20世纪30年代出版发行的通俗期刊,《图书展望》在远离上海、北京等政治文化中心等众多先天不足的条件下,突破当时已有的格局,逐渐壮大成为一份颇具学术影响力的图书期刊。这其中,《图书展望》本身有众多的内容值得今天发掘和研究。本文不揣简陋,试图对其期刊特色作一初步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浙江图书馆与《图书展望》的创办
浙江图书馆创办于1901年,原为浙江藏书楼,1912年改称为浙江图书馆。1930年,浙江省图书馆按照教育厅的要求,重新审定自身的职能,设征集、编纂、阅览、推广四组,并将事务各职附属于总务处之下。自此以后,“经费既增,事业亦渐扩于昔矣”[1]。几乎同时,浙江图书馆出版、发行了众多期刊,《图书展望》是其中之一。而这与陈训慈的支持和努力是有着密切的关系。
陈训慈(1901—1991),字叔谅,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家。他认为,学术刊物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关联,“介绍名著,提倡学术,传达馆务,以逮谋图书馆间之联络与事业之进步,定期刊物实有多方之功用”[2]。在1932年1月应聘担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后,对浙江省图书馆的刊物进行整顿,如将年报、馆报等定期刊物改版为《浙江省立图书馆月刊》(后改名为《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后又创办了《文澜学报》。由于《文澜学报》等刊物主要登载中国学术论文,比较适合大专文科以上的学生,“当时有若干中学教师,就曾批评这个馆的工作重点过于倾向旧学与适应中老年文科知识分子,而为普及科学知识和为青年学生着想太少”[3]。为平息社会舆论,“在这智能争胜的世界,在这读书风气消沉的中国,在这沉靡湖山的杭州,多少鼓舞些社会各界读书的兴趣,效些提倡的绵力,希望多少推进本市乃至本省的读书求知的精神”[4]。1932年6月浙江省图书馆在杭州《民国日报》上开辟了《读书周报》附刊,后因《民国日报》改组为《东南日报》,《读书周报》于1933年改称为《读书之声》,继续每周发行。1935年《民国日报》改版,停止发行副刊,《读书之声》被迫停刊。同时,浙江省图书馆的另一刊物《新书周报》,因印刷费用浩大,订阅者较少,长期处于亏损阶段。在这一情况下,《读书之声》与《新书周报》合并,刊行《图书展望》[5]。
《图书展望》创刊于1935年11月,1937年8月休刊,按月发行,共出2 卷22期。1946年10月复刊,改为季刊,停刊于1949年,共出10期。刊物的名称,创办方有着自身的解读:“图书”一词,在于刊物涉及的主要内容,“多少都与‘图书’有相当关系的”。而“展望”一词,由于读书月刊、读书杂志等一类的说法“似太单纯”,读书顾问、读书生活等又感“太重或太固定”,而“展望”一词的涵义虽显得不甚显豁,但却有伸缩的意味,“我们对于图书,必须‘展视’,而研究时尤须有‘开展’的眼光以作活用;更因这种应用的结果而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