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价值与路径思考.pdf
2014年 9月 两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16卷 第5期
Sep.2014 JournalofSouthwestPetroleum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 V0l1.16 NO.5 DOI:10.11885~.issn.1674—5094.座机电话号码 文章编号:1674.5094 2014 05.0013.17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木 郭雪君 ,李玉萍 ,王 振 1.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2.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 100193 摘 要: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快速而无序发展的城镇化引起 了部分农村的消失。农民与农村是中国农村传统文化 的载体,农民市民化和农村城镇化给农村传统文化的存续带来了釜底抽薪式的打击,农村传统文化保护问题成为重 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从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出发,分析不同角度下对农村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尝试通过纵向历 史对比去解释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探讨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在机理,探 索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具体途径,如适当开发农村传统文化、确立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制度、借助政府等公共力量加强 对农村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等。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耕文明;农村传统文化;纵向历史对比;博弈论 郭雪君,李玉萍,王 振.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价值与路径思考[J]_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 5 :13—17 法剖析传统文化的价值,这与严复所在的时代特
1问题的提出 点是分不开的。唯物主义方式则运用马克思主义 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不衰,高度发达成熟的 方法认为经济基础决定文化形式,落后的经济基
农耕文明孕育出享誉世界的传统文化,但是从 19世 础其文化形式也必然是落后的。实用主义方式从
纪中期开始,国力衰弱和国家落后直接导致了文化 人类创造文化的动机进行分析,将重点落在了文化
上的失落与彷徨。在新中国成立前乃至 1978年改 服务于人这个根本特点上。这四种分析方式本质上
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生存状 都是对农村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可并试图厘清不 同
态。但是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急速的 的认识角度,而关于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
城镇化进程打破了中国农村的静谧,农民进城 、农 数量也从侧面反映出对这一问题关注度的变化。在
村消失、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都挑战着中国农村 关注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学术界将重点放在保
传统文化的存续体系。 护路径研究上,这是解开如何保护农村传统文化这 农村传统文化对于文化多样性和社会稳定有 个命题的钥匙。
着重要作用。孙白露、朱启臻指出:文化从来就是 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本属性是农业的生产性和
为人的生存服务的 ,这种文化的作用是对传统文 农民的生活性,它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基
化的 “保护”。李承贵在总结各种农村传统文化价值 础上的。孙白露、朱启臻曾就乡村文化的保护阐述
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公例主义方式、科学主义 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 ,还是实现农业
方式、唯物主义方式和实用主义方式嘲,这四种解读 文化的活态保护,或者是建立各种农业文化特色保
方式的基础都是承认农村传统文化的价值是存在 护区,其保护的载体或环境都是农村社区 。所以,
的,虽然这种价值可能暂时尚未得到认知。公例解 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本在于保护农村传统的劳
读方式最早由严复先生提出,其主要内容是通过不 作方式和乡村村落的形态,这也是保护农村传统文
同文化形式的对比分析 ,寻找其普遍性,这种普遍 化的核心所在。归结起来 ,关于农村传统文化保护
性就代表着文化的积极价值。科学主义方式也由严 路径的主要理论有文化生态场理论、文化保护主体
复提出,其主要思想是运用 自然科学的研究分析方 博弈理论 。 收稿 日期:2014.04.24 作者简介:郭雪君 1990- ,女 汉族 ,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区域发展。 通讯作者:李玉萍 1960一 ,女 汉族 ,山西阳泉人,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和项 目评估。
14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文化生态场理论是借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研 化?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所要关注的。
究文化建设的理论。用生态学的理论来看,农村传
统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类似生态发展的过程,它的 2纵向历史视角下的疑问
发展和其依存的生态场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生
态场会促进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反之则阻碍其发 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呼声从未如此强烈,这是
展。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关键就是建设生态场。丁 因为农村传统文化出现了 “危机”。但是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世纪末美国金本位制的确立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pdf
- A Game Theory Approach Using Excel.pdf
- COMPARISONS OF LOW CARBON POLICIES IN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pdf
- Ericson—Pakes动态博弈分析框架的发展及其在IO研究中的应用.pdf
- GDP总量与碳排放量的博弈分析.pdf
- IPO现史上最奇葩案例价低者得.pdf
- LTE-A中继系统中基于吞吐量和公平性博弈的RRM策略.pdf
- P2P 网络借贷监管的博弈分析.pdf
- PPP限价房项目中合作效率与政府激励效率博弈研究.pdf
- XP退休——操作系统大战背后的经济博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