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 2008·福建·武夷111
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完善
一一对北京高中语文课本引发激辩的一点思考
苏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钱晓敏
摘 要: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这一次教材的改动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由此
引起的讨论也是非常热烈,褒贬不一。本文试图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入手,针对“文质兼美”这一传统的选
文标准存在的不足,提出要对选文“教学功能”加以重视的观点,以期为日后的教材编选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选文标准教学功能
从2007年9月1日起,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将替代《陈焕生
进城》,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将替代《孔雀东南飞》,《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伶官传
序》《项脊轩志》等传统名篇被撤下。这一次教材的改动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由此引起的讨论也非常热烈。
不过,笔者认为围绕着这场风波的争论,大都没有涉及到问题的核心,忽视了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本身所具有的
属性,因为教材中的选文已不再是一篇篇单纯的文章。如果想弄清楚究竟有哪些篇目应该进入中学语文教材,
就应该重视语文课程自身的性质,从完善教材的选文标准入手,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传统的“文质兼美”的选文标准
中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目标的最终达成,有赖于
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解决,因此教材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沟通课程设计者和课程学习者的
纽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依托,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凭借。
与学校其他课程教材以“学科系统知识”为序的编排体例不同,现代语文教材编排体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以选文(也称范文或例文)为主要媒体,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对传统的延续。从《昭
明文选》算起,这一教材形式已经走过了将近1500年的历史,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虽然“新课标”颁布以后,
课本的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正向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但在根本上还是保留了文选型教材的基本形态,课本选
文以“文质兼美”为标准。
叶圣陶先生从教育学的角度对这一选文标准进行了阐述。叶老认为: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凭借,
“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而课文中选文就是例子。“从
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l弓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思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
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目的是给学生以示范,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因此选文必须要具有代表性
和示范性,要“文质兼美,堪为模式”。1这一标准强调的是选文的典范因素及其对学生学习的示范作用。
他在1962年写给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书面指示中,就谈到了这一点。当时中语室同志提出把
《谈学逻辑》(作者潘梓年)、《在莱比锡审讯的最后发言》(节选自《季米特洛夫选集》)、《在法庭上》(节选自
高尔基的《母亲》)、《工厂技术革命的新气象》、《火光》、《在狱中》(节选自‘青春之歌》)、《怎样评价青春
之歌》等七篇文章选进教科jl弓,叶老提出不同意见,说这七篇文章“仅为粗坯”,“实未具语文教材之资格。我
人决不宜抱‘唯名主义’,以为如潘梓年茅盾二位之文,尚有何话说。我人亦不宜盲从市场情况,以为《季米特
洛大选集》、《青春之歌》、《母亲》行销至J“,读者至众,何妨采录其一章一:仃为教材。我人首须措意者,所选
为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丁.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助益。而此七篇者,姑谓其质
皆属精英,若论其文,则至为芜杂。意不明确者,语违典则者,往往而有,流行之赘言,碍口之累句,时出其
问。以是为教,宁非导学生于‘言之无文’之境乎?”2叶老是著名的老一辈文学家,衡量文章品质的眼力是极
高的。他不为作者的名声和市场的行情所左右,坚持“文质兼美”的选文标准,坚持为学生负责。
不管是大纲有关选文标准的一贯规定,还是教材选文的长期实践都充分证明了“文质兼美”确实是最恰当
的衡量一篇选文优劣的标准。直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依然提到选文要有典范性,符合“文质
一165—
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彝文古籍翻译研究必由之路.pdf
- 已故名医焦树德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33例.pdf
- 以“一返方言”抵抗“汉字统一”与“万国新语”——辛亥前章太炎关于语言文字问题的论争(1906-1911).pdf
- 以《论语》对治现代人的价值迷失.pdf
- 以Angstrom+method测量均温板热扩散率之可行性探讨.pdf
- 以PLAXIS程式結合沉陷槽回饋分析於捷運潛盾隧道分析上之運用.pdf
- 以THP为主化疗方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90例临床观察.pdf
- 以奥林匹克精神提升未来公民的美好德行--北京汇文中学公民教育与奥林匹克教育的融合.pdf
- 多功能副词“就”与多维研究.pdf
- 以成人成才为根本%2c做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