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中三阴”之重症流感与中医隔玉灸疗法.pdfVIP

“直中三阴”之重症流感与中医隔玉灸疗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直中三阴”之重症流感与中医隔玉灸疗法 广州中医药大学 余 瑾 李 莉 张笑娟 摘要:本文就目前对人类威胁越来越大的流行性感冒,尤其是重症流 感,进行了中医分析。认为基本属于中医之“直中三阴”,由于体质虚弱,或 正气不足,以及失治误治导致,主要内因还是人体内阳气不足所致,中医灸 法具有良好的温阳通经、疏通气血和的作用,是预防和对治此证地法宝之 一。更根据古代与民间流传经验,把灸法与玉石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隔玉 灸养生方法,特别有益顾护真气,辅助正气,实践证明本方法具有有助达到 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正气护生养生境界,对于灸法保健, 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关键词:直中三阴 流感 隔玉灸 保健灸法 1、重症流行性感冒与直中三阴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对于流感或感冒,中医统称为”外 邪入侵”,中医按病症的表徵和身体反应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外感患者的 正气尚且充足,只是表现外感症状,内伤患者的正气虚弱,还表现出内在脏 腑的症状。内伤感冒,病入三阴,因三阳病传经入里。这一类患者,由于本 体体质虚弱,正气不足,则表现危重乃至危险的症候,死亡率最高。患者感 受外邪后,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入三阴之脏而发病的,中医称为“直中o 太阴首当其冲,或素体脾虚寒,发病即现太阴证状,直中太阴;或因误治 属太阴属寒湿为患的里虚寒证。其主要症状,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 不渴,时腹自痛。治以温里为主,宜理中汤、四逆汤等方。 其次在少阴,中医称少阴伤寒,主要是病在心肾。可因平素少阴肾阳 ....——338....—— 虚,一发病,外邪就可以直渡少阴,或者太阳病治疗不当,损伤心肾阳气,或 者太阴病呕吐下利进一步严重,累及肾阳。全身内外失去心肾阳气的温煦 等原因造成。由于本体的肾阳衰而阴寒内生,肾络通于肺,心肺之阳不足, 不能统摄津液,而流清鼻涕,外感症状不明显,多困倦无神,或喷嚏不休,或 两脚冰冷,法宜扶阳,如四逆汤、白通汤、封髓丹、麻黄附子细辛汤、姜桂汤之 类。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分,治疗少阴寒化证宜回阳救逆,方如四逆汤为主; 治疗少阴热化证则宜滋阴降火,方如黄连阿胶汤。 再次在厥阴,厥阴寒证,由于肝寒内盛,肝血凝滞的缘故,故而见到脉细 欲绝、脉不至、无脉、甚至脉绝等,这些都属于厥阴病的肝寒内盛。治用四逆 汤或通脉四逆汤回阳救逆、温通血脉;或者用灸法来促使阳气恢复。此谓流 感之重度者也。 厥阴、太阴和少阴寒证均为流感之重症,三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鉴别 之点。三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具备寒证的一般症状,如下利、呕吐、脉沉迟 或微细等。三者的鉴别之点在于:太阴病是以脾阳虚衰为主的病变,其寒证 以腹满时痛为特点;少阴病是以肾阳虚衰为主的病变,其寒证以小便利色白 为特点;厥阴病是以肝阳虚衰为主的病变,其寒证以少腹满、筋脉拘急为特 点。西医分类属于胃肠炎、肺炎型或中毒性流感等。三者均有体内阳气正 气不足的内因,因此辅助阳气的要法,非艾灸之法莫属了。 2.艾灸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艾灸是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温和的热力和药物的作 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散寒、行气和血、扶正祛邪,以治病保健的方 法。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 安胎的作用。《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 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 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o《扁鹊心书》言:“入于无病时,常灸关 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年六十岁,一年一 二339— 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o”《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有“保命之法,灼 其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之说。《医学入门》提出:“凡一年四季各熏一 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o《备急千 金要方·卷二十九》日:“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 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入也。这些记载均说明了灸法具有独特的预防 作,其中神阙穴隔物灸,更是延年的灸法,其中《类经图翼》指出:“若灸至三 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o《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