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金沙古河道探测中的应用
杨利容王绪本简兴祥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运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对金沙遗址古河道进行探测,成功地证明r金沙遗址古河道的存在,查
明了古河道的走向和迁移痕迹,为进一步的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考古探测.古河道
l、前言
高密度电阻率法引入考古勘探中有多次成功的案例,已经实现了考古界真正的“无损伤探
测地下文物”的愿望,为现代考古勘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如国外的维也纳东部的罗马时期
Carnuntum古城的古城建筑群探测,国内的三峡文物探测与保护、秦始皇陵考古勘查等,都较
好地运用了电阻率法、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探地雷达等探测手段,开展了古遗址调查
和勘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金沙遗址是我国继三星堆之后古蜀国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在金沙遗址开展无损考古探
测对文物的发掘与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次考古探测主要采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来查明金
沙古河道的发育情况和河道走向,同时发现了两个重要的古文明活动区域和多处电阻率异常
区域。
2、古河道的特征分析
图2-1为金沙考古探测中的一条高密度电阻率反演剖面,根据图2-1的探测结果可知:
一 从地下lOm到地表岩土可分为三个大的电性层,即高阻层一中低阻层一低阻层。其
中各层内部电性基本均匀、稳定。下部高阻层对应砂卵石层,中部中低阻层与砂层
对应,上部低阻层与各时代文化层和晚期覆盖相对应。
一 砂卵石层呈中间埋深大,两端埋深浅的特点,极似大“U,’字型(大致在两测线30__65m
,的水平范围内),最具典型河床特征。砂卵石层厚度横向变化是中问厚,两端稍薄,
也酷似一古河床动力学产物的特征。
由此可见,图2-1的探测结果,见证了一废弃古河道的存在。
图2-1高密度电阻率反演结果剖面国
3、古河道走向与迁移
通过对各测线探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古河道河岸的位置,其河岸具
有清晰的位置和走向特征,如
图3.1所示。
上图红色直线为在金沙
遗址所布置高密度电阻率法
测线图,古河道左河岸特征在
各测线的反演结果中都非常
清楚,在左河岸西北段有小的
弯曲现象,而在43—46测线附
近有明显转弯现象,其走向呈
北西一南东—北东走向;同时
在大部分测线电阻率等值线
图上还发现了另一明显河岸
特征,经推测为古河道的右河
岸。随着河道的向北迁移,右
河岸特征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经过综合测线解释,古河道有
向北朝现代摸底河方向迁移 图3-1左右河岸位置及走向示意图
的痕迹。
4.结论
通过对金沙遗址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探测研究,成功地证明了金沙遗址古河道的存在,查
明了金沙古河道的走向和迁移痕迹,为进一步的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3Junl995
f1]王文龙、陈天逵.浅论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测中的应用效果[J】物探化探Voll9,No
12】周熙襄等.电法勘探正演数值模拟的若干问题【J1.地球物理学报,V01.26,No.5,1983
[31黄兰珍田宪谟.电阻率法地形改正及其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7
【4】阮百尧,村上裕,徐世浙,电阻率,激发极化率数据的二维反演程序,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9
[51囝永利,底青云,高立兵,陈刚,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
【6】6杨文采地球物理反演的理论与方法【M】地质出版社,1997
【7]刘蕾,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及成像技术,理学硕士论文,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5月。
inversion andsimulated
usingsplineparametefization
【8】Chundum.R.K,SenM.K.,andstoffa,EL.,2-I}resistivity
annealing【J].Geop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儋州市雅星镇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2024.docx VIP
-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docx VIP
-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模拟题.docx VIP
- (高清版)B-T 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pdf VIP
- 公司预算管理制度京东集团.docx VIP
- 2024福建南平武夷新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论李碧华小说的饮食书写.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大班社会语言活动《认识少数民族》.pptx VIP
- 小学教师(XXX) 师德师风档案模板.docx VIP
- (高清版)DB34∕T 3665-2020 规模猪场异位发酵床操作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