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初探
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难度应该说是仅次于诗词鉴赏题的难度。那么应怎样引导学生度过这一
难关呢?
从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来看,“写人叙事类” 的人物传记成了高考文言文命题的主旋
律,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高考前备考复习时应重视此类文体,掌握阅读这类文言文材料的
基本特点和阅读技巧。
一、把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
从1999 年到2004 年,高考文言文选段具有如下特点:
1、以记人叙事类的人物传记为主,并多选自“二十四史”等正史中。
1999 年是“苏琼的传记”—— 《北史。循吏传》
2000 年是“胡质父子的传记”—— 《三国志。魏书。胡质传》
2001 年是“ 田单的传记”—— 《史记》
2002 年是“李广的传记”—— 《史记》
2003 年是“裴矩传”—— 《旧唐书。裴矩传》
2004 年是“孟尝传”—— 《后汉书。孟尝传》
2 、传记类文言文段中所涉及的人物价值取向
这类文言文段所涉及的人物的价值取向多为“古代的良吏忠臣、烈女孝子、著名政治家、军
事家”等,价值取向是表现他们的“为官清廉、淡薄名利,为民作主、关爱百姓,孝敬父母,
聪明智慧、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针砭时弊、弘扬正气”等为主要内容。
1999 年的“苏琼的传记”表现了苏琼“为官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崇高品质” 。
2000 年的“胡质父子的传记”表现了胡质父子“恪守清廉的高尚品德” 。
2001 年的“ 田单的传记”表现了田单的“聪明智慧和显赫的战功” 。
2002 年的“李广的传记”表现了李广“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崇高的品格” 。
2003 年的“裴矩传”表现了裴矩“佞于隋、忠于唐”,人物个性由“卑劣向高尚转变” 的过程。
2004 年的“孟尝传”表现了孟尝的“仗义执言、为官正直、关爱百姓” 的品质。
3、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
(1)文段一般介绍的顺序是:姓名→籍贯→管职→经历→事件。如2003 年的“裴矩传”依此
介绍了“裴矩的字(弘大)、籍贯(河东闻喜人)、家境(早孤)、学识(博学)、官职(吏部
侍郎)”等。事实上,我们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所接触的文段,大多也是按此顺
序来写的。明确这个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 。
(2 )文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的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
品行”等,那么这个人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
(3 )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 ,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1999 年通过写苏
琼为官所做的六件事:“应对曹芝、公正断案、妙题道研、清慎拒瓜、冒死请命、革除旧弊”
来表现苏琼“清正廉洁、心系百姓” 的品质。
二、审清高考文言文选段及题干设计的目的、特点
1、文段后一般均附有的注释,注释的内容或“对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涵义作阐释”,或“简单交
代文中主要人物的经历”等。如2004 年高考全国考卷“孟尝传”后有注释:①澍雨:及时的降
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向秦穆公推荐百里溪未被接受,自杀而死。2003 年高考全
国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裴矩传”后的注释为:①款:至,到。②鱼龙蔓延、角牴(dì ):
均为古代杂戏名。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文段后的这些注释,我们在通阅读和训练
时要充分地利用,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1
2 、在文段、试题的题干和选项中,向考生透露的信息明朗,只要考生重视并很好地用起来,
受益匪浅。有关“人物的个性品质” 的问题,有的在“文段中”暗示。如2003 年全国高考语文
试题的文言选段“裴矩传” 中,第二段有“裴矩佞(nìng )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的
句子,这个句子就交代、暗示了裴矩的个性特征;2005 届重庆市高三联合诊断性考试语文
试题所选的文言选段“吴起列传” 中,有“吴起善用兵,廉平”之句,也是暗示吴起个性特征的
句子。有的在“题干中”进行暗示。2001 年北京安徽春季招生高考语文试题(文言选段为“徐
九思传” )文言文阅读第5 小题的题干:“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徐九思为民谋利
的一组是?”这个题目本身就暗示了文段的主要人物徐九思“为民谋利” 的个性品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