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场关于鲸吞的谈判
清政府1895年初在与日本的甲午之战中落败,被迫求和。双方谈判地点定在日本马关(现称“下关”)。这个位于日本本州岛最西端的小镇由此闻名,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3月14日,清政府全权谈判代表李鸿章携其子李经方,二品顶戴罗丰禄、马建忠、伍廷芳,美国顾问科士达以及随从医生、武弁、厨师、茶房、轿班、理发匠等共计135人的庞大使团,乘坐德国商船“公义”号、“礼裕”号,从天津港起航,19日上午8点到达马关港。日方外务书记官井上胜之助等人到港口迎接,并照会清政府代表团: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为日方议和全权代表。双方约定,次日下午3点在春帆楼举行第一次会议。当天,使团按预定方案暂住在船上。
马关港口除了有接待的日方工作人员,还挤满了看热闹的日本人。其中夹杂着不少玄洋社、神刀馆等当时日本黑社会的暴徒们。这些人挥舞着太阳旗和日本军旗,狂呼“打到北京去,占领全清国!”、“杀死李鸿章,反对媾和”等口号。此情此景,让李鸿章原本欠佳的心情越发沉重。
李鸿章:“停战一事,是议和的‘第一要义’。”
伊藤听后略思片刻,说:“明天答复。”
3月20日下午2时30分,李鸿章等乘坐汽艇“小野田”号抵达阿弥陀寺街镇守神社前的临时栈桥,上岸后坐轿进入谈判地点春帆楼。随员有李经方、罗丰禄、伍廷芳等9人。罗丰禄携带用丝织品包裹的卷轴国书。据日方当日报纸报道:李鸿章脸色壮实,穿黑色上衣、褐色缎裤子,脚着薄底快靴,戴金边白玉眼镜,身高五尺六寸左右,高于他人。出船舱与登石阶时,由两名侍者搀扶。出船移步至栈桥时,见观者人山人海,似乎流露出担心人多势众的表情,但又立即端正严肃地进入轿内。相比之下,李经方则面色明显衰老,因其曾在日本任职两年,故登陆后表现比其父亲要镇静许多。他面露笑容,频繁向围观人群挥手致意。
3时,中日双方第一次议和会议在春帆楼开始。中方出席人员为: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参议官李经方,参赞官罗丰禄、伍廷芳、马建忠,日文翻译官卢永铭、罗庚龄。日方出席人员为:全权办理大臣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内阁书记馆长伊东已代治,外务省书记官井上胜之助,外务大臣秘书官中田敬义,外务省翻译官陆奥广吉、?原陈政。
会场陈设简单,一张长方形大桌,上罩淡黄色桌布,桌子周围摆着十多把靠背椅。考虑到李鸿章已年逾七旬,日方在李的座位旁摆了一个精美的陶瓷痰盂。
谈判之前,伊藤博文宣布了四条规定:一是除谈判人员外,无论何人有何事,一概不得进入会场;二是各报的报道必须经过新闻检查后方可付印;三是除官厅警卫人员外,任何人不得携带武器;四是各旅馆的旅客出入,均必须接受官厅检查。此外,伊藤博文还特别宣布:清国议和专使的密码电报均可拍发,公私函犊概不检查。由于清政府的密码之前已经被日本人破译,李鸿章与清廷在之后的往来电文,日方一览无余。这也直接导致清政府在谈判桌上处处被动。而这一点,清政府直到谈判结束也没有意识到。
双方首先寒暄了一些诸如旅途辛苦、接待是否满意等无关紧要的话,然后互相审阅对方的全权资格。李鸿章将随身所带的黄绸包袱解开,从绘有黄龙的筒中取出全权证书正文本,连同英译本亲手交给伊藤博文。伊藤也将天皇的委任证书正文及英译本交给李鸿章。双方在翻译的帮助下互相审阅。随后,李鸿章拿出了一份用汉、英两种文字写成的要求停战的备忘录,由罗丰禄宣读,提出:停战一事,是议和的“第一要义”。
伊藤听后略思片刻,说:“明天答复。”接着,双方又闲扯了一会。两方列席的工作人员商洽了迎送礼仪等,并商定:清政府使团21日移驻岸上日方准备的下榻地――引接寺,21日下午开始第二次会谈。
下午4时15分,第一次会谈结束,时长75分钟。
当晚,李鸿章回船后,向国内电告了首次会谈情况,表示日方在停战问题上“意似游移”。
李鸿章:“只有听从阁下意见。但条件如此苛刻,实在难办。”
伊藤博文:“阁下认为苛刻,是因为我们各自意见不同,那我只有表示遗憾了。”
3月21日上午10时,中方使团登岸,住到引接寺内。
下午2时30分,第二次谈判举行。双方围绕停战问题展开辩论。
日方首先提出了停战条件,由伊藤博文亲自宣读:1.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上述三地的中国军队须将一切武器、军需品交给日本军队;2.天津、山海关之间铁路交由日军支配;3.停战期限内中国负担日本军事费用。
李鸿章听后大惊失色,连呼“太苛刻了,太苛刻了”。大沽、天津等乃京畿要地,如让日本人占领,那北京将岌岌可危。他勉强稳住情绪,问:“大沽、天津我国驻有很多军队,日军占领此地,我们的军队送到哪儿去?”
伊藤答:“那还用说,当然送往贵国认为合适的地方。”
李鸿章又问:“天津除有驻军外,还有众多官署。如果你们占领了,各官署能否照原样保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