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的关系_临床医学论文.docVIP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的关系_临床医学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的关系_临床医学论文.doc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的关系_临床医学论文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的关系_临床医学论文 作者:陈婉花, 伍严安, 胡辛兰, 吴长生, 李宁 【摘要】 目的 监测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了解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性。 方法 临床分离114株大肠埃希菌经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并检测耐药性,应用PCR法扩增质粒DNA上Ⅰ类整合子,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和DNA测序。将序列结果在GenBank中搜索,确定Ⅰ类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的种类和排列。 结果 细菌耐药率gt;50%,且大多为多重耐药菌(耐受3种以上抗生素)。在58株细菌的质粒DNA上检测到Ⅰ类整合子序列,大小约600~3 500 bp,各含1~3个Ⅰ类整合子。整合子中最常见的基因盒为dfrl7(甲氧苄啶耐药基因)与aadA5(链霉素、壮观霉素耐药基因),最主要的基因盒排列为dfrl7-aadA5。绝大多数携带甲氧苄啶耐药基因盒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受,大多数携带链霉素、壮观霉素耐药基因盒的菌株对链霉素不敏感。 结论 目前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强,并广泛存在Ⅰ类整合子。菌株携带基因盒和耐药表型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基因盒介导了细菌耐药性。细菌的多重耐药率与Ⅰ类整合子的阳性率相关。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药物耐受性; 整合子类;基因, 细菌; 抗菌药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人类感染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1],其耐药形势十分严峻。细菌耐药性通常由获得耐药基因引起,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使耐药菌株广泛流行[2]。整合子是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主要因子,是含有位点特异重组系统和基因盒的遗传结构,也是一个基因盒整合和切除系统,包括对基因盒的捕获、切除和表达[3]。整合子根据整合酶的不同而分类,其中Ⅰ类整合子最常见,本研究分析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于2005年10月-12月自福建省立医院各科室临床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114株,细菌经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Vitek 2,美国BioMerieux)检测并进行22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对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萘啶酸的耐药性用纸片法测定。   1.2 方法   1.2.1 PCR试剂及反应条件 用碱裂解法制备PCR模板质粒DNA,Ⅰ类整合子的引物序列:   上游:5-GGC ATC CAA GCA GCA AG-3   下游:5-AAG CAG ACT TGA CCT GA-3   PCR反应体系:模板1 μL,上下游引物(l0 μmol/L)各1 μL,dNTP(200 μmol/L)2 μL,10×buffer,MgCl2(25 mmol/L)2.5 μL,Taq DNA 聚合酶(5 U/μL)0.125 μL,超纯水17.375。反应条件:预变性94 ℃ 6 min→变性94 ℃ 30 s→退火60 ℃ 1 min→72 ℃ 2 min,35个循环;延伸72 ℃ 10 min。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检测。   1.2.2 限制性内切酶反应 HinfI(10 U/μL,TakaRa),酶切反应体系:PCR产物6 μL,10×酶切缓冲液1 μL,Hinfl(10 U/μL)0.5 μL,超纯水2.5 μL。37 ℃反应14 h,加入1 μL 10×酶切缓冲液终止反应,对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检测。   1.2.3 PCR产物测序 PCR产物的纯化及测序由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细菌多重耐药率和整合子阳性率进行显著性检验,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大肠埃希菌的鉴定和药敏 114株大肠埃希菌经BioMerieux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对2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细菌对其中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gt;50%,耐药率高的抗生素包括氨苄青霉素(100%)、复方新诺明(80%)、氨苄西林/舒巴坦(80%)、左旋氧氟沙星(64.8%)庆大霉素(60%)等;中介率最高的为妥布霉素(40%);敏感率最高的是亚胺硫霉素(亚胺培南,100%)。   2.2 Ⅰ类整合子的检测结果 对114株大肠埃希菌进行Ⅰ类整合子的扩增,阳性58株,PCR产物的大小分别为600,1 000,1 600,2 000,2 500,3 500 bp各株细菌含1~3个Ⅰ类整合子。根据各株细菌质粒DNA上检测到Ⅰ类整合子的大小和数目,细菌质粒DNA上的整合子可分为10种整合子谱(表1,图1)。表1 Ⅰ类整合子谱   1-9:不同类型的Ⅰ类整合子;10:200 bp DNA ladder   2.3 Ⅰ类整合子中基因盒分析 选择600,1 000,1 600,2 000 bp的Ⅰ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197318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