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变种EspA的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VIP

大肠杆菌变种EspA的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肠杆菌变种EspA的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大肠杆菌变种EspA的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 大肠杆菌变种EspA的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基因,EspA 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动物体内也存在。它具有易培养、生长快、易变异等特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是大肠杆菌的一个变种,曾在多个国家暴发流行。感染主要导致腹泻、出血性结肠炎( hemorrhagic colitis,HC),并经常伴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血栓形成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 TTP) 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1]。人类感染此菌的途径主要是食用或接触污染的牛肉、蔬菜、水果及水源等。1982 年,美国首次从出血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该菌,并报道与食用汉堡牛肉饼有关。这是人类第一次认识到大肠杆菌O157 : H7 可作为一种病原菌使人类致病,但此时并没有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此后,大肠杆菌O157 :H7 引起的感染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迅速增加,逐渐引起广泛重视。我国于1987 年由权太叔等首次从出血性结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到O157 :H7 大肠杆菌。此后,福建、浙江、广东、河北、宁夏等十几个省陆续分离出该菌。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又出现了新的耐药性变种[2,3],导致了多人死亡。因此大肠杆菌致病变种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并对大肠杆菌变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仅以EHEC血清型O157:H7为例,对它致病因子Ⅲ型分泌蛋白即EspA( Esp 为E. coli secreted protein 缩写) 进行综述,为对该菌引起的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1 EspA的研究意义 目前,对O157 :H7 感染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只能给予对症治疗和适当的抗菌治疗,但研究证明抗菌药物可促使O157 : H7大肠杆菌释放Vero毒素,从而使患者并发HUS的危险性增加。发病机理主要通过细菌对上皮细胞粘附和产生毒素两个过程。粘附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当EHEC 侵入机体肠腔后,借助菌毛局限性地粘附在盲肠和结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上并损害微绒毛,同时紧密地结合在肠上皮细胞膜的顶端。Ⅲ型EspA在细菌的粘附定植中起到关键作用。EspA 形成纤丝样管状结构,在细菌和宿主细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效应蛋白转移至宿主细胞表面,对细菌粘附至宿主内皮细胞具有关键性启动作用,并且EspA 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可以作为候选免疫原,用于O157 的疫苗研制,在消除定植带来的A/E(attaching/ effacing) 损伤,缩短感染周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 EspA 的基因与分子结构 编码EspA 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大小为35kb的被称LEE(locus of enterocyte effacement)的毒力岛上[4],LEE包括40 多个开放阅读框(ORFs),至少5个操纵子,编码EspA 的主要是LEE4 EspA 共578bp,表达的蛋白约为25Kda。EHEC 的Ⅲ型分泌系统( 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TSS) 是特异的,但与细胞壁相连的针状复合体却是保守的。此复合体是由EspA 构成的纤丝伸展成的针状物[5,6]。它的三维结构由5根EspA 纤丝螺旋向前延伸,形成外径为12nm、内径为2.5nm 的四周密闭的中空螺旋管,外表面布满了螺距为4.3nm的线性螺旋构成的脊和槽,脊弯曲成扇形样,是EspA 亚单位的特征。与外面相比较,中央的通道是平滑的[6]。EspA 纤丝样针状物的长度可由细菌内EspA 亚单位的数量调节[7]。有直接证据证明EspB、EspD 效应蛋白是从此管道内被转入到宿主细胞膜上,并形成3~5nm 的小孔,而其它效应蛋白(Tir,EspF,Map,Esp G,EspH,Cif,和Esp I/NleA)沿通道及小孔更容易进入宿主细胞[7~11]。   3 EspA 表达的调节 EspA 的表达是转录后调控的,需要有合适的环境条件先引起LEE124 表达,接着受到EspA、EspB、EspD mRNA 转录翻译的进一步调控。从牛体内分离出两株野生型O157 :H7 ,一株为EspD 高表达,一株为低表达,先在M9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MEM-HEPES 中培养,EspD 高表达株细菌的EspA 表达阳性率为70%~95%,而低表达仅为30%。Esp 表达具有培养基依赖性,在M9基本培养基中不能表达,而MEM2HEPES 改良培养基则能促进纤丝样EspA 的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197318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