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沅诗歌存稿最早始于乾隆九年(1744)其十五岁时,诗集中有《杨编修文叔绳武先生索观近制为
评点奖借倍至即座赋呈》云:“绿衣隅侍最情亲,光霁襟期似饮醇。”又《删诗》云:“小坐严删旧日诗,
个中得失寸心知。”《环香吟阁遣怀》云:“自改新诗编甲子。”可知其诗作不仅早就得到前辈文士的指点,
自己也时常会加以润色和删定,并按时间先后予以编录。这些逐年编订的诗集很早就开始在不少师友之
间流传,如袁枚曾提及毕沅“诗编三十二卷,日《灵岩山人诗集》”∞;另据嘉庆《直隶太仓州志》所述,
曾有“《灵岩山人诗》三十六卷,门人嘉兴王复刻于偃师”@,但这些都因无实物留存,详情己无从查考。
王文治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获读的毕氏诗集稿本应当也属于这一类型。
据毕沅自述,乾隆五十八年(1793),即在王文治批阅其诗集稿本三年之后,他又重新编订自己的
作品@,“搜箧中剩稿,编成《灵岩山人集》三十九卷,又《联句》一卷,共四十卷”;乾隆五十九年时
又将所作“续编一集,为《绘声漫稿》”(均见《再题一首并序》);之后另有《海岱骖鸾集》,两者合编
为一卷,随即取代了原先的《联句》一卷,接续前三十九卷,成为现在所见到的四十卷本《灵岩山人诗
集》留。不过原先提及的“《联句》一卷”在后来的四十卷定本中并未保留,其内容到底如何,颇令人猜
疑。而这个问题,通过批点本就可以得到比较圆满的解答。
瞿冕良先生在其文中提到在杏雨草堂本所录诗中“还有一部分在刻本中是没有的,如其中《商弦写
忆集》(据内容,系悼亡杂作)、《乐游联唱集》(均系与友朋即景联句之作),四十卷中既无此二种集名,
其细目也基本上均未收载过(刻本中仅有《商弦写忆集》中的最后一首)。此外尚有《移居》、《宿愿》
等三十题四十六首,也是刻本中未曾发表或被删掉的”@。此说略有失考之处,盖《乐游联唱集》并非
毕沅集外散佚之作,而是他和诸多幕宾合撰的联句诗集,今存有乾隆四十七年西安节署单刻本,所收内
容与瞿先生文中所列完全相同。不过从杏雨草堂本的录诗情况倒是可以推论王文治当日看到的毕沅诗集
稿本是包括《乐游联唱集》一类联句诗的。毕沅在编辑诗集时所说的“《联句》一卷”应当就是指以《乐
游联唱集》为主要内容的联句诗而言。他在最终定稿时将联句诗剔除在外,或许是因为《乐游联唱集》
在之前已有单行本,其馀的联句诗数量又不多(虽然毕氏联句诗并不仅仅限于《乐游联唱集》,但后者
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唧,而且联句的性质和个人创作毕竟有别,所以才最终决定加以删除的。
虽然瞿冕良先生所述杏雨草堂本所存毕沅集外佚诗的数量并不完全准确,但统计两种批点本,仍然
保留了不少四十卷本《灵岩山人诗集》未予收录的作品,数量共计四十六题七十六首。这些集外诗除了
能更全面地展现毕沅的创作风貌,对于考察其编订诗集的过程也颇有助益。
恰如毕沅在《删诗》所说的那样,“小坐严删IEl日诗,个中得失寸心知”。在编订诗集过程中,他往
往会对一些不太满意的作品加以删除。若非将批点本与刻本对勘,有些情况是很难发现的。例如青箱书
屋本录有《邯郸拜吕仙祠》七首,其中第四首云:“繁华弹指境推移,未抵黄粱半晌炊。一枕漫劳师点
化,自付出梦已多时。”这组诗后收入刻本卷三十六,但上引第四首并未保留,显然是编集时被毕沅删
除了。类似的情况在杏雨草堂本中也存在。该本录有《和童梧冈无题四首》,其中第三首云:“吴山回首
碧云流,十载心情半醉休。画舫红灯檀板月,梦魂何处伴牢愁?”这组诗收入刻本卷十五,但第三首被
删除,为了避免前后矛盾,诗题也被修改为《和童梧冈无题三首》。
在删定过程中,毕沅也难免会偶有疏漏,乍读之下令人困惑难解。而通过和批点本对照,就能发现
个中原委。例如刻本卷三十九有《云涛表弟谒予武昌节院,出其世传(清溪草堂重台桂)画卷索题。抚
今追昔,不胜风木人琴之感。因成绝句五章,聊写先世之情好,立宁盼后起之重荣,亦风人长言不足之义。
至诗字之工拙,不及再计矣》一诗,虽然诗题中明确提到“因成绝句五章”,但实际录诗仅为四首,颇
有名实不符之嫌。而在杏雨草堂本中录有这组诗,共计五首,其三云:“古桂如云绿影低,先慈曾此掩
重闺。儿时常话平泉事,每到花时句屡题。(原注:天香书屋,余母初居于此,即开重台桂花处也。)”
恰可补刻本所无。究其原因,当是毕沅昔日删去此首之后,一时疏忽,未将诗题随之一并修改,以致诗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70页。
o王昶等纂修《直隶太仓州志》卷二十八《人物》,嘉庆七年刻本。
田参见毕沅《行年六十有四诗集编成因题长句并柬知音》:“陶铸江山泄秘奇,新编四十九年诗。”载《灵岩山人诗集》卷
三十九。
回《清史稿》卷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