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绥化市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研究.pdf
第 35卷第 3期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2015年 3月
Vo1.35 NO-3 JournalofSuihua University Mar .2015
绥 化 市 观 光 农 业 旅 游 -7I-发 研 究
王海荣
(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摘 要:观光农业旅游正逐渐成为现代都市人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显示了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绥化市是全国有名
的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本文在对绥化市观光农业旅游发展基础和绥化市观光农业旅游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前提
下,提出绥化市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绥化市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5)03—0033—03
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农业 部,坐落在松嫩平原呼兰河流域,具体地理位置处于东经
和农村为载体,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是农业发 124。13 一128。30 之间,北纬45。03-48。o2 之间;
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具有生产性功能、改 东部与伊春市相连,南部与哈尔滨市接壤,西部与大庆市交
善生态环境质量功能和为人们提供观光、求知、休闲度假的 界,北部与黑河市毗邻。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交通运输得到较
生活性功能,被誉为目前的新兴产业。绥化市作为我国有着 快发展,既有铁路、森林铁路,又有公路和水路运输,其中滨
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市之一,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实现旅游 北、滨佳、滨洲3条铁路贯穿市内的6个市县,绥棱县境内有
业与农业的完美结合,一方面符合绥化市农业结构战略调整 森林铁路通往东部林区;哈黑、哈大、哈伊、明沈4条主要公
的目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 路跨越境内的7个市县;松花江航运的货运轮船经过肇东市
的趋势。 涝洲镇,内河航道43km;兰西县的呼兰河货运通航到哈尔滨
市,内河航道22kni;可谓是交通运输线路纵横交错。
一 、 绥化市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基础 (二)自然条件优越。绥化市大体上呈东北部较高逐步向
西南倾斜的带状,其中平原占72.5%,主要在西南部,丘陵山
绥化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2004年被国家授予“中 地占19%,江河泡沼地占8.5%。松嫩平原分布在绥化市内的
国寒地黑土特色物产之乡”的美誉,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具有 中西部以及庆安、兰西、望奎、青冈、明水、绥棱、海伦等市县
优厚的条件。 的部分地区。森林山地主要分布在庆安、绥棱等市县。境内主
(一)交通区位条件优越。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中南 要河流有松花江、嫩江、呼兰河。全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收稿 日期:2014—06—23
作者简介:王海荣(1981一),女,绥化庆安人,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研究、旅游经济研究。
基金项 目:绥化市2014年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SHSK2014040)。
33
候,夏季气候温热、湿润,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为 二、绥化市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4~C一20.1℃,无霜期为131天左右。市管辖的范围内降雨量
东部、北部较多,平均降雨量在400—600ram之间。内光热充 从调查情况可知,绥化市观光农业旅游虽然形成了一定
足,降水较为丰沛,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粮食作物、经 的规模,但是并没有摆脱目前观光农业旅游普遍存在 “小、
济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 单、差、低”等一系列问题,尤其以下四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农业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