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半岛%3a一个白垩纪时期的伸展地块与其对于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的约束.pdfVIP

辽东半岛%3a一个白垩纪时期的伸展地块与其对于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的约束.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摘要集 辽东半岛:一个白垩纪时期的伸展地块及其对于华北克拉通 破坏机制的约束 刘俊来1 GregoryDavis2、关会梅1、纪沫1、申亮1 (I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 ofSouthern 90089-0740) University California,LosAngeles,California 华北克拉通区古生代时期和新生代岩石圈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厚度差异这一点是目前人 们普遍接受的重要事实。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并对于晚中生 代以来发生的大规模岩石圈减薄进行了表征,对其特点机制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但对 于晚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时一空尺度与均匀性、浅部表现及与深部过程的耦 合关系等问题一直是相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拟从华北克拉通在晚中生代时期破坏或减 薄时地壳减薄的构造表征分析入手,重点以辽东半岛伸展构造研究为例,结合华北、东亚地 区伸展构造发育特点分析,对早白垩世时期华北克拉通地壳减薄的特点(厚度、强度、表现、 均匀性等)、起始时间(起始、峰期和终止时间)、减薄方式与力学(纯剪或单剪)和减薄机 制(减薄的条件、动力来源和减薄过程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辽东地区是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破坏与岩石圈减薄最为强烈和典型的地区。自印支期开 始,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及碰撞后伸展影响到这一地块,伴随发育了局部的花岗质岩 浆侵位和盖层地层的褶皱。侏罗纪时期以来,辽东地块受到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性的改造, 尤其是在白垩纪时期达到鼎盛阶段。这一阶段的构造一岩浆活动性,是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 薄和克拉通破坏的结果。尤其是在晚中生代时期,伸展作用异常强烈。我们在对于辽东半岛 西部辽南变质核杂岩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约40,000km2范围内新近发现和厘定了数个新(包 括万福、大营子.黄花甸、达子营和丹东等)变质核杂岩构造和许多拆离断层构造,它们普 遍具有典型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的结构等特点,其广泛发育阐明地壳的伸展与减薄提供了 契机。从变质核杂岩构造的组成、结构、产状、运动学方式与动力学特点等各个方面,这些 变质核杂岩与华北克拉通其它地区的变质核杂岩具有统一性。可以说,从华北克拉通破坏与 岩石圈减薄的浅部构造响应角度考虑,辽东半岛地区是华北地区的缩影。 在华北地区,具有相似特点的变质核杂岩及局部孤立发育的半地堑盆地普遍存在。华北 及邻区变质核杂岩构造包括:亚干变质核杂岩、呼和浩特变质核杂岩、云蒙山变质核杂岩、 松辽变质核杂岩、房山变质核杂岩、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金州变质核杂岩、胶东伸展构造 体系、朝鲜半岛伸展构造体系、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太行山变质核杂岩以及赞皇变质核杂岩 等。现有资料显示,中生代时期的伸展构造在中国东部甚至欧亚大陆东部广泛分布,并在大 多数情况下表现出宏观统一性。从贝加尔向南经过蒙古北部,到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广泛 出现。在贝加尔.蒙古北部地区的Khilok带,发育了十几个与辽东半岛地区及华北地区特点 相近的变质核杂岩构造。蒙古东部和南部、内蒙古银根一额济纳旗、大兴安岭.松辽盆地群一 线,主要发育了大型半地堑盆地群。 虽然绝大多数学者将中国东部大陆伸展构造(变质核杂岩、伸展盆地等)的形成与中国 东部晚中生代时期的岩石圈减薄联系起来,但是,欧亚大陆东部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包括变 1“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摘要集 质核杂岩与半地堑盆地)的发育与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之1.日J具有显著的不谐和性是值得引起 我们重视的一点重要信息。从中国重力异常图和地壳厚度图中可以看出,大兴安岭.太行山 一线以东地区地壳厚度明显小于以西地区。地球物理分析揭示出,这一分界线也正是岩石圈 厚度发生显著变化的分界线:中国东部区岩石圈厚度变化强烈,且明显小于西部地区(大于 150kin)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除包括贝加尔湖等新生代伸展盆地外多大于125km,Zorinet a1.,1990)。另一方面,从伸展构造发育规律可以看出,尽管有些变质核杂岩分布在岩石圈强 烈减薄的中国东部(辽南、瓦子峪或医巫闾山、云蒙山),但另外~些变质核杂岩(如呼和 浩特、亚干和贝加尔.蒙古东部变质核杂岩带)却不限于这一地区。在贝加尔地区,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