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使评价工作全面实行数据库化、模式化、定量化、可视化和动态化,并实现了油页岩资源评
价与环境保护问题统筹兼顾。有关油页岩的成因和成矿模式研究最深入的地区当属世界上最
大的美国绿河组油页岩,并先后建立分层湖模式、干盐湖模式、干盐湖复合体模式、生物化
学分层湖模式和外因分层湖模式。目前,仍有许多学者开展油页岩特征、成因及控矿因素等
方面研究,已经借助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基准面变化研究油页岩形成及其分布规律(Bartov
YandNummedalD.,2006),以及研究油页岩的形成与其周围的地貌演化的关系(Carroll
A.R.,2006)。在油页岩地面加工处理技术方面,俄罗斯、爱沙尼亚、巴西、加拿大等国都
把重点放在了低温干馏炉型和流化床技术改造研究。油页岩地下开采方面,国外主要关注的
是原位开采技术,壳牌公司、埃克森~美孚、EGL等大型公司都正在进行原位开采工业试
Conversion
验。目前,壳牌的ICP(In--SituProcess)技术相对成熟。该原位技术相对于传
统的地面干馏具有成本低、油收率高、环境污染少、耗水量少等优势,可进行大规模商业化
开采。因此,从技术上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是油页岩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国是一个油页岩资源丰富的国家,随着我国油气资源供需形势的日趋严峻,油页岩资
源勘探和开发利用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油页岩勘探与评价方面,2003.2006
年,由国家组织的、吉林大学承担的首次“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表明,中国页岩油资源476
亿吨,但探明页岩油资源5.18亿吨,仅占1.2%,勘探程度很低。近年来,国家地质调查局
及中石油等单位相继开展了油页岩资源调查与勘探工作,油页岩查明程度大大的提高。在成
矿理论方面,吉林大学已初步建立了中国坳陷湖盆、断陷湖盆和潮坪—泻湖油页岩的成矿模
式,然而影响油页岩的成矿条件(如古环境对的古生产力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将成为下
一步研究的重点。目前中国正在开发的油页岩矿仅辽宁抚顺、吉林桦甸和罗子沟、广东遂溪
4处,计划开发的有山东龙口、黑龙江柳树河和广东茂名等。现有的干馏技术为油收率较低
的抚顺式炉(65%)和气燃式方炉(80%)。提高油收率是当前重要课题,目前中煤集团在
黑龙江达连河油页岩矿开展的流化干馏工艺已成功完成中试;大连理工大学开发的颗粒页岩
固体热载体干馏技术将与中石油合作在黑龙江柳树河地区进行中试,这些将成为我国创新的
技术。与此同时,中石油还准备在大庆探区内进行地下原位开采技术中试试验。在综合利用
方面,中国已经成功地利用半焦发电、灰渣制造建材,正在探索从油页岩灰渣中提取三氧化
二铝、白炭黑等工业产品。由此看来,中国具备规模性发展油页岩工业的现实可行性。
南海东北部细粒陆源碎屑沉积物的源区、搬运和沉积
Colin2,李夏晶1,赵玉龙1,拓守廷1,陈忠3,
刘志飞1,Christophe
Femando
P.Siringan4,刘祖乾5,黄奇瑜6
8148 deParis
(1.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2.tabontoireIDES,UMRCN-RS,Universit6Xl,Orsay91405,
Science ofthe
France;3.中11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4.MarineInstitute,UnivenityPhaippmes,t)iltmaa,QuezonCity
1101。rnilippines.5.台湾中山大学海洋地质与化学研究所,高雄80424:6.台湾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台南70101)
海洋陆源碎屑沉积物是链接陆地和海洋演化的高质量连续信息载体,其从陆地到海洋的
搬运和沉积作用涉及到物源区供给、表层和底层洋流搬运、多个源区物质的混合、以及海底
沉积等复杂过程,鉴别这些过程是海洋陆源碎屑沉积物应用于陆地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解释
的前提。南海作为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边缘海,北邻亚洲大陆和台湾岛,西部紧靠中南半岛,
·13l·
南部连接马来半岛、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东部是菲律宾的吕宋岛和巴拉望岛,每年接收大
量邻近陆地河流细粒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