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 11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Vo1.25,No.6
第 25卷第6期 JournalofYunnanNationalitiesUniversity NOV. 2008
【文学研究】
中越民族文化交流的一朵奇葩——越南歌筹
方晨明
(云南民族大学 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650031)
摘 要:中国和越南是邻邦,语言、文化交往甚早。越南歌筹中的汉文化就是中越文化密切交流的一个具体
表现。
关键词:汉语;越语;民歌;文化
【中图分类号】I3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 (2008)06—0130—05
越南歌筹是古时越南人在祭祀、节庆、庙会、 在发明农业以前的狩猎生活时期,亦即相当于旧石
祝寿等场合演唱的一种歌舞。古时越南宫廷里有唱 器时代的晚期已经出现了歌舞。_l
签的习俗,这种 “签”是一种在竹片上刻字做记 《吕氏春秋》卷五 《仲夏季第五 ·古乐》云:
号,用来代替赏赐给女伶的赏钱, “签”又称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
“筹”,因此,这种唱签的方式又称作 “歌筹”。 日 载‘民’,二 日 ‘玄鸟’,三 日 遂‘草木 ’,四
越南歌筹起源于越南古代宫廷的歌舞。古时, 日 奋‘五谷’,五日 敬‘天常’,六 日 建‘帝功’,
节庆或盛宴,皇帝即令女乐班歌舞助兴。民间百姓 七 日 依‘地德’,八日 总‘禽兽之极’。”这是中国
时常在节 日、庙会祭神时,也请女伶来唱戏。 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歌舞。
有记载的越南歌筹出现于 l5世纪,一直流行 据 汉《书 ·礼乐志》: “至武帝定郊祀之礼,
至2O世纪40年代。越南歌筹的发源地在越南河静 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
省的横山,然后流传到义安、清化、宁平、河南、 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
河内、北宁、兴安等北部许多省市。到了法属时期 赋,略论律 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1884~1945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歌筹流传 “乐府”是汉武帝设立的一个专管俗乐的音乐机
到越南全国的许多地方和城市。越南歌筹的发展分 构。所谓 “赵、代、秦、楚之讴”就是全国各地
为四个阶段:最早起源于宫廷、然后传到神庙、其 的民歌,当时统统都被采集来,由专门的音乐家、
次流行到富贵人家官邸、最后流行到普通人家。19 文学家共同编辑整理并谱曲,供朝廷大典时演唱。
世纪末,20世纪初,越南歌筹开始衰败。 乐府 的繁 荣 昌盛 时 代 是 两 汉、魏 晋、南
越南古代歌舞大部分受到中国歌舞的影响,一 北朝。 前‘言
部分受到占城 (旧国名,今位于越南中部平顺省) (二)越南古代歌舞
和各异族征服越南李朝、陈朝时带人的歌舞的影 越南丁朝 (968—980年)和前黎朝 (981—
响。因此,研究越南的歌筹须研究中国与越南歌舞 1009年)以前,史书上没有关于歌舞和音乐的记
的发展史。 载 。从 李 朝 (1010—1225年 )开 始,至 阮朝
(一)中国古代歌舞 (1802—1945年),正史和野史均有关于歌舞和音
《山海经》这样记述: “帝俊有子八人,是始 乐的记载。
为歌舞。”又说: “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 李朝天成二年 (1029年),太宗皇帝 “以诞 日
之弟 日台玺生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