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法学 2015年第2期
论武力攻击 民航飞机的法律
性质及其国际责任
李寿平
内容提要 :现行国际法并没有对武力攻击民航飞机的法律性质及其法律责任有直接的规定。武力攻击民航
飞机主要包括政府武装和反政府武装武力攻击民航飞机两种情形。反政府武装武力攻击民航飞机构成国际恐怖
主义罪行。政府武装战时武力攻击民航飞机构成国家及相关个人的共同战争罪行 ;政府武装平时故意武力攻击
民航飞机构成非法使用武力行为,应该根据 《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由安理会及时定性并予以惩治。国际社会应
促进防止和惩治武力攻击民航飞机的国际罪行的国际立法 ,扩展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加强对武力攻击民航
飞机的国际恐怖主义罪行和战争罪行的惩治。
关键词:武力攻击;民航飞机;国际责任 ;国际恐怖主义;非法使用武力
2014年 7月 17Et,马来西亚一架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的波音777客机在乌克兰靠近俄
罗斯边界坠毁。飞机搭载280名乘客和 15名机组人员。据国际文传 电讯社 2014年 7月 17日的
报道,坠毁的马来西亚客机在乌克兰东部大约 1万米高空被击落。击落它的是 “布克”地对空
导弹。这是 1953年以色列战斗机击落瑞典客机事件以来最惨烈的一次空难事件。[1]
在 1983年前苏联苏一l5战斗机在堪察加半岛南部以及萨哈林岛击落一架从美国阿拉斯加起
飞的大韩民航 “波音”一747飞机后不久,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在蒙特利尔召开特别会议,通过
了谴责前苏联的决议。该决议宣称,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能容许击落民用航空器。[2]1984
年国际民航组织大会通过了对 《芝加哥公约》第 3条的修改,明确 “任何国家均认知应避免对
民用航空器使用武力;于空中拦截时亦应注意不危及其上人员之生命与航空器安全。”[3]
然而,现行国际法对于武力攻击民航飞机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其法律后果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各种情形的武力攻击民航飞机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对武力攻击民航飞
机产生的法律后果进行研究,为有关规制航空安全的国际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一 、 武力攻击民航飞机的法律性质
武力攻击民航飞机可以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政府武装通过战斗机或导弹等武器故意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1)1953年 lO月,瑞典一架DC一4客机被以色列战斗机击落,机上 35人全部遇难。这是民航史上第一次武力攻击民航事
件。参见 《盘点历史上民航客机被击落事件》,http://news.sina.com.cn/w/2014—07—19/042130544973.shtml,2014年7月20
日访 问。
[2]陈致中编著:《国际法案例》,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第263页。
(3]黄居正: 《国际航空法的理论与实践》,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 111页。
· 87 ·
当代法学
攻击民航飞机;[4]第二种情形是反政府武装通过地面导弹等武器攻击民航飞机;【]第三种情形
是相关国家的防空系统或国防部队误将民航飞机认定为敌对 目标而进行攻击 。【]第三种情形属
于国家的一般不法行为,国家应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对此,国际社会是没有异议的。第一种情
形和第二种情形由于其行为主体各异,动机也不同,因此,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国际罪行。
(一)武力攻击民航飞机与国际恐怖主义罪行
现行国际法对于国际恐怖主义罪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界定,特别是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共
同法律要点、国际恐怖主义的行为主体是否包括国家、国际恐怖主义与其他武力行动的关系等问
题存在严重分歧o(,]尽管如此,对于国际恐怖主义的法律特征,国际法学界和现行国际法还是
存在一定的共识。拉奎尔 1987年在其 《恐怖主义时代》中界定恐怖主义为 “为了达到政治 目的
对无辜的人们非法使用暴力”。[8]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国际恐怖主义至少具有以下共同的法律特
征:第一,具有一定的政治动机;第二,受危害的是无辜的人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ppt VIP
- 云南省劳动与技术八年级上册课件栽培技术与我们的生活.pptx VIP
- 质量管理之CAPA课件.pptx VIP
- filetype语法举例:搜索有关宏观经济学的资料 检索式.ppt VIP
- 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八上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VIP
- 信号与系统(陈后金)习题解析.pdf
-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同步奥数培优 第三讲多边形的面积(等积变形).doc VIP
-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课件 项目二 调研国际市场.pptx VIP
-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