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述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述评   一、2013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总体情况   由上表可见,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呈现如下特点:   1.基本保持去年风格,题量2-3题,分值6-11分,题型以简答为主,唯北京卷一如既往地考了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湖南、浙江卷各考了一道名句填空题,难度都不太大。考点覆盖了内容(感情)、手法、形象、语言等常见的知识点,其中江苏、湖北卷还涉及到对诗歌风格的考查。   2.选材以宋代诗词为主。17套试卷(上海卷因试卷未公布,不在此次分析之列)考到了19首诗词,宋代占12首(其中诗词各6首,含一首金代的诗),占66.66%,唐代4首,占22.22%,清代诗词各1首,占11.11%。有宋一代,文人力求创新,他们在内容上注重突破唐诗写景抒情的高峰,向理趣发展;在形式上将五代以来形成的词发扬光大,形成婉约、豪放两大流派,成为宋代文学的名片,特别是国家积贫积弱,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百姓流离失所,志士报国难酬,产生了许多动人的作品,正应了清人赵翼的一句话:“国家不幸诗家幸。”加上唐诗一直是师生关注的重点,为避免押题,各地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盯上了宋代诗词。   3.尽量选取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的诗,便于考生理解时知人论世。这19首诗涉及18位作者(其中辛弃疾作品出现两次),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有10人,唐诗三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悉数登场,给考生以亲切感。这也启发人们诗歌鉴赏无论是学习还是复习,要做到由课内往课外的有机延伸。   4.考查内容趋向常规,难度总体较去年降低。如炼字题考查了“嫩”、“绿”、“净”等较为常见的形容词,让考生不至于无从下手,手法上考查了烘托、借景抒情、用典抒情、虚实相生、视听结合等常见的写作技巧,尤其注重对比喻、拟人、对比、借代等常见修辞手法的考查,而且指向性特别明确,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二、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题型分类评析   (一)情感类   1.指出诗句的情感。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直接指出某诗句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诗人在诗歌中往往通过意象和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的情感,因此在答题时要善于抓住所提供诗句的意象及表明情感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然后概括出来即可。   如课标卷Ⅰ第8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上阕最后两句选取“封侯”、“渔父”二个对比意象,前者是达官之人,后者是隐士,表明情感的词是“独”,整个意思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志存恢复的儒生(我)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翁。结合起来分析可知,这二句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再如江苏卷第9题第(2)问: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理解此联中诗人的心境,须扣住“世味”、“时光”这二个意象和“掩”“便”这二个词,“世味”即世俗之情,世态炎凉,因为要远离“世味”,所以“门常掩”,不愿与俗人接触,表明作者对尔虞我诈的官场的厌恶;“时光”即日光,看日光照射到竹席(簟)上,觉得很悠闲,表明内心的恬淡。这样一来,该题的答案也就出来了: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2.分析诗句的情感。   分析诗句情感的答案要领与指出诗歌情感题一样,只是上面“指出”题型中分析的过程不要写,而此类题型则要写出来,否则分数就得不全。   如课标卷Ⅱ第9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饲怅江头几树梅,   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   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   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   却望柴荆独自回。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该联中“日落”、“寒鸦”、“柴荆”等意象一般表达惆怅之情,“沉吟”、“独自回”这些动作表明诗人寂寞、矛盾的心情,抓住它们可以得出答案。示例:表达了作者寂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感情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去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落后才离开。   3.概括诗歌的情感。   概括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