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届安徽省自然科学学术年会暨首届安徽水利论坛——农村水利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65
江淮丘陵区(城西径流实验站)土壤水消退规律试验研究
朱继洲1 聂松泉2
(-安徽省水文局 合肥2300222安徽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 和县 )
摘要 通过对位于江淮丘陵地区的城西径流站实测土壤含水量资料的分析研究,以探讨浅山丘陵区土壤水的消退
规律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土层深等问题,为该地区的水文模型及农业灌溉方式、用水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 江淮丘陵区土壤水消退规律
1概述
土壤水作为流域水分循环过程中的要素之一,对流域产汇流机制起着决定作用。反映流域土壤水消退快慢指标的流
域土壤水消退系数K是流域水文流模型的主要参数之一,因此分析流域土壤水含水量资料,研究、探讨其变化规律,对
于流域产汇流及干旱模型的研究,提高洪水预报精度,指导防汛抗旱与农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城西径
流站实测土壤含水量资料的分析研究,探讨江淮丘陵区土壤水的消退规律、影响土壤水消退的土层深度等问题,为该地
区的水文模型及农业灌溉方式、用水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2城西径流站土壤水测验说明
为了剖析江淮丘陵区流域产汇流机制及流形成原理,城西径流站在王家弄集水实验区设立了3个土壤含水量测验场。
以上的降水时,雨后及雨后1、3、5、7天各测验一次,当发生10mm以上的降水时,雨后及雨后l、3、5天各测验一次。
水量(mm)或土壤含水率(%)。
3流域土壤水消退系数K及其变化规律
’
流域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可表示为:
0,=0oe。 (1)
令:K=P· (2)
经处理有:矗=(1it)(In (3)
0。一In8,)
上式中:
8,、口。——为起止土壤含水量
昏——为流域土壤水消退系数
f~一为消退时间(天)
从式(1)和式(2)可。见K是反映流域土壤水沿时程消退的综合指标,影响其因素除了流域土壤特性外,还与土层
厚度(土深)及起始土壤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3.1土层厚度(土深)对K值的影响
流域土壤水消退过程的实质就是水份在土壤中的下渗与蒸发过程,土层厚度(土深)不同,其水份下渗与蒸发的边
界条件也不同,土壤水的消退速度也就必然不同,结果反映为K值随着土层厚度(土深)的变化而变化。本次分析发现,
266 第三届安徽省自然科学学术年会暨首届安徽水利论坛——农村水利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消退越快.土层越厚(土深越大).土壤水消退越慢。由图1可见,土壤水消退速度与土层厚度(土深)成反比关系。
土
壤
含
水
盎
(%J
土壤水消退系致K
图1土深一消退系数相关图
3.2土壤初始含水量对K值的影响
研究发现,土壤水的消退过程不仅与土层厚度(土深洧关,还与土壤初始含水量有关。前面说过,土壤水消退过
程实质就是土壤中水份的蒸发与下渗过程,土壤初始含水量作为土壤水蒸发与下渗的初始条件,对土壤水的消退过程起
相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土
深
(cm)
图2土壤含水量一土深一K相关图
对于同一土层,初始土壤含水量越大,K值越大,即土壤水消退越快,反之相反。当土壤水含量小于某一值嘣即
土壤薄膜水),K值趋近于l,即土壤水含量达到薄膜水时,土壤水消退停止。
以上分析结果也证明,如今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大田漫灌这种灌溉方式,将对水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这是因为
漫灌后,田间的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灌溉以后土壤中水份很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等离子体—吸附SO-%2c2-转化机理研究.pdf
- 当代气候变暖的成因及其后果问题+融合中西两种科学思想全面应对全球变化后果.pdf
- 癫痫共患病的临床意义.pdf
- 基于抗体癌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研究.pdf
-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ATG药代动力学研究.pdf
- 黄土高原黄土和太平洋沉积物Nd%2cSr同位素变化的比较.pdf
- 介孔含铋MSU-4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pdf
- 颈动脉狭窄与脑中风%3a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与脑保护装置.pdf
- 聚苯胺导电涂层的电化学阻抗谱特征.pdf
- 代谢毒素在CKD进展中的作用%3a治疗的新靶点%3f.pdf
- 肝移植受体血管术前MSCTA与3D-DCE-MRA评估及病理对照研究.pdf
- 不同稀释A型肉毒毒素的方法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的观察.pdf
- 苦碟子的研究进展.pdf
- 底泥和铜绿微囊藻的磷迁移.pdf
- NaV1-xTixPO4F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pdf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乙酰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浓度.pdf
- K%2b修饰CuOz-SiO2催化剂上的丙烯环氧化反应.pdf
- 4-(苯并噁唑-2-)苄基氯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及其荧光性能研究.pdf
- 基于Monte-Carlo统计技术的堤防设计参数指标选值方法研究.pdf
- 化学处理聚丙烯孔洞驻极体膜的压电热稳定性.pdf
最近下载
- 【通桥(2016)2322A-II-1】高速铁路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 跨度31.5m(直、曲线) .pdf
- 2024年二建继续教育-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必修)1、2答案.docx VIP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习题试卷第三章章节测评(解析带答案版).doc
-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pdf
- 部编版六年级毕业作文总复习指导(名师作品).ppt
- 产品上架与下架操作指南.doc VIP
- 《你好!法语1》练习册答案.pdf
- 日本的设计文化.ppt VIP
- 甲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docx
- 收发文件管理制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