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陵台及元人专题诗.pdf
堕星 窭 Q :
Tangut Research
李陵台及元人专题诗
口林友标,王 颞
摘要:元人以 “李陵台”为题 目的诗作,数量大大超过前朝。透过那些由汉代所记人物、金代所
造 “遗迹”而起兴的韵文,可以窥出其中的部分玄秘:对李陵持有强烈惋惜,并渲染怀乡意绪的作者
中,大多数都是服从新朝的故宋臣民。此中,有为 自己行为 “辩解”的潜在意识。故金与色 目作者,
则更易于倾向对降敌的谴责和对本朝的颂扬。随着元 “上都”地位的确立,近在百里之内、紧挨通衢
的 “李陵台”,迅速成为地方乃至朝廷具有象征意义的 “名胜”。然而,它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矛盾体:
是故国,非故乡;即京师,又边塞。正是这种 “隐含”,促使明成祖及其辅臣非常主动地毁弃当地的
遗碑,以图抹去的前朝的文化与影响。
关键词 :李陵台;元代;专题诗
作者简介 :林友标 (1966一),男,广东潮州人,广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
学;王 颞 (1952一),男,上海人,暨南大学古籍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学。
一 、 元人李陵台专题诗概览
唐宋诗的数量远过于元,可是,以 “李陵台”为题的吟咏,元却大大超过前朝的唐宋。不
过,要论元最早的专题作品,却是一位入元后在北方生活过数年的南宋宫廷乐师。汪元量 《增
订湖山类稿》卷三 《李陵台》: “伊昔李少卿,筑台望汉月。月落泪纵横,凄然肠断裂。当时不
爱死,心怀归汉阙。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我行到桓州,悠然见突兀。下马登斯台,台荒
草如雪。妖氛霭冥蒙,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吟君五言诗,朔风共鸣咽。”…跎
吴莱 《渊颖集》卷八 《跋续琴操哀江南》: “宋季,有以善鼓琴见上者,出入宫掖间,汪姓,忘
其名 (元量)。临安不守,太后嫔御北,汪从之,宿留蓟门数年。而文丞相 (天祥)被执在狱,
汪上谒,且勉丞相必以忠孝 白天下,予将归死江南。及归,旧官人会者十八人,酾酒城隅与之
别,援琴鼓,再行泪雨下,悲不 自胜。后竞不知所在。” 也在 “太后嫔御北”行列中的 “昭
仪”王清惠,即有号 “水云”作者别一首同标题佚作的五律。 《宋诗纪事》卷八四 《李陵台 ·
一 79 —
和水云韵》:“李陵台上望,答子五言诗。客路三千里,乡心十二时。孟劳欣已释,区脱未相离。
忽报江南使 ,新来贡荔枝。” _3趵这可能是已知相关专题的最早唱和。
《翠寒集 ·李陵台》: “寒风扬尘走沙石,朔气僵人马辟易。五千步卒当数万,空拳奋张争无
敌。单于趣降声疾呼,道穷矢尽身为俘。归无面 目见天子,筑台何颜怀故都?义血不染战场草,
宁甘北首阴山老。空垂远涕望汉天,难洒茂陵松柏边。”_4。这个作品的作者宋无,署衔为 “宋陈
思编,元陈世隆补”之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七六将之作宋人人编,却云: “字子虚,旧以唏颜
字行,名名世,家于晋陵。以兵乱迁吴,冒朱姓。至元辛巳 (十八年),其父国珍领征东万户案
牍 ,适病痿 ,无丐以身代 ,许之。人海 ,抵竹岛,风雹交作,随惊涛上下,经高丽诸 山,罹沈
疴,瘦骨柴立,未尝废吟咏。岁丁亥 (二十四年),中丞王西溪 (博文)举茂才 ,以奉亲辞。子
虚初侍亲西江,从欧阳巽斋 (守道)学,壮岁负气,视富贵漠然。卒,年八十有一,至元庚辰
岁 (六年)也。” ¨若 自后至元六年上溯八十年,则中统元年,亦宋年 。也就是说,当整个江南
纳人合罕统治之际,其尚十七岁;因此,与其视作宋人,不如视作元人。而其在别一首诗中也
提到了 “李陵台”。 《翠寒集 ·送邓光荐侍郎归江西》: “山色催行榷,波声送客杯。身还苏武
节,梦泣李陵台。水落蛟龙缩,城空鼓角哀。”_4
供职在合罕子、孙幕府的天师教道士陈义高的文集 中,也有同题的七古。 《秋岩集》卷上
《李陵台》:“将军少年真英雄,陇西家世凌边锋。奇材剑客五千士,自当一队驰威风。浚稽山前
突戎骑,被围未蹈生擒计。强弓劲弩百万兵,流血成丹皆战惊。谁知管敢漏机密?遂使空誊冒
锋镝 。归无面 目见君王,将身未免降勃敌 。继曾杀李绪,尚欲谋归去。蒙恩虽已深,实起怀乡
心。高陵筑台望乡国,中郎去后空哀吟。累土高一尺 ,望天近一尺。谁为削平山?望见长安陌。
望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