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报界之人杰--蔡尔康新闻思想述评.pdfVIP

当日报界之人杰--蔡尔康新闻思想述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日报界之人杰--蔡尔康新闻思想述评.pdf

媒介观察 当日报界之人杰 — — 蔡尔康新闻思想述评 张 丹 宋 娟 (安徽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蔡尔康作为晚清末年中国本土产生的第一代报人,他 曾先后供职于 《沪报》《字林沪报》《新闻报 》 《万国公报》等近代著名报纸,对新闻事业有着独特的见解和非凡的实践。但蔡尔康却不受当时的业界和今 日的 学界所重视,对他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着重对蔡尔康的新闻理论和贡献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字林沪报 ;申报 ;蔡尔康 中图分类号:G21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4)09一O016-01 蔡尔康,上海嘉定南翔人,生于咸丰二年 (1852)。字 艺性的文章,1888年蔡尔康首创在 日报上刊载长篇小说, 子盆,号紫做,晚号支佛,外号铸铁庵主,缕馨仙史、清朝灭 最初连载的小说名为 《野史曝言》。这种做法也反映了当 亡后,改号采芝翁。仕途不顺,科举屡次不中,后进入当时 时时期下报界工作者,独立找寻并区分新闻体裁的开始。 还不是很繁荣的报界。在近三十年的新闻生涯里,先后涉 四、开创了报名横 向书写的先河 。最早在报纸使用标 足于 《沪报》《字林沪报》《新闻报》《万国公报》等著名 点符号 报纸。他精于 自撰、编稿、翻译,擅于经营管理,成就了自 蔡尔康在1883年来到 《沪报》以后,就是把报名由纵 己的辉煌,也落下了毁誉参半的声名。 书变成了横书。 “当时报界有一种迷信,谓报名纵书者,俱 作为一名传统的中国旧式文人,蔡尔康有着保守的旧 不能长久,《汇报》《益报》为殷鉴,故 《沪报》后改名 《字 时情怀 ,也有着深厚的国学底蕴。在 中西文化和思想 的激 林沪报报》而直书之。”…蔡尔康的此举 ,与 《申报》一起, 烈碰撞下,在 旧时传统中国的大背景下,探索 自己的办报 开创了报名横写的先河。乃至到今天,大多数报纸依然是 理论。作为一名在新闻界中贡献了三十年的老报业工作 横写的。 者,他留给我们整个新闻界的财富是巨大的。 1876年,蔡尔康在 申报馆工作期间,主要任务是编辑 一 、 广派访员。多渠道获得消息 增刊 《民报》,为了让报纸更加通俗易懂,他在编辑时用了 在蔡尔康从事新闻事业的时候,中国正处在多事之 很多白话文,而且每说完一句的末尾都要留一个空格,以 秋,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事件剧烈地 为断句。据后来的新闻史研究表明,这是我国最早使用标 摇晃着古老的中国大地 。时局的动荡,迫使新闻工作者更 点符号的报纸。 需要重视消息,重视消息来源。蔡尔康效仿 《申报》,在 《字 五、第一个译出 “马克思”的人 林沪报》开办之时便把重点放在了消息的报道上。 1893年蔡尔康来到 《万国公报 》后,与李提摩太和林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在外埠、本埠 、国际等各类新闻 乐知合译了不少外文的经典著作。1899年2月15日第121 上,《字林沪报》都是很充实的。而且依靠着 《字林西报》 期 《万国公报》,刊发了李提摩太和蔡尔康翻译的 《大同 独特的英文资源、国际资源,获得了一些优势。他广派访 学》。在近代中国,KarlMarx也曾先后被译为麦喀士、加 员,并且取得了路透社的特约供稿权,这也以后成了他的 陆 ·马陆科斯、麦喀塞、马尔克等,但都没有流传下来,而蔡 一 大特点。 尔康的翻译 “马克思”却一直沿用至今,是最具生命力的 二、快人一步 。做到 “独家”;观点鲜明,做到 “独到” 译法。 报纸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