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鼓舞并非“农耕舞蹈文化”之先河.pdfVIP

论鼓舞并非“农耕舞蹈文化”之先河.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8年第3期 青 海 社 会 科 学 2008年5月 No.3,2008 QinghaiSocialSciences May,2008 论鼓舞并非 “农耕舞蹈文化之先河 海维清 摘【要】农耕舞蹈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性的)存在,不应该以某一个具体的舞蹈形式为其唯一性 的发端和依托 ,这样的艺术学3L,J分方式,其本身就存在偏颇与谬误。作为某种舞蹈文化的发端,它更应该 以一种舞蹈美学的普遍性特征,映射于建立在这种文化基础之上的舞蹈现象之中。同时,“鼓”与 “舞”的 合演,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 “鼓舞”(舞蹈),我们应该以现代语境和凸现舞蹈艺术本体的学术立场来看 待 “乐”与 “舞”的关系及划分。从种种观点来分析,“鼓舞开农耕舞蹈文化之先河”的论断值得商榷。 【关键词】 “先河”;鼓舞;功能;语境 【中图分类号】J7o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08)o3—Ol14—o4 一 、 “鼓”与 “舞”的历史关系 在学习研究中国古代舞蹈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样一个观点 “鼓舞开农耕舞蹈文化之先 河”…,在阅读并分析了大量典籍文献后,对这一论断产生了深深的质疑。本着学习研究和深人探讨 的目的,从历史的客观角度,笔者对 “鼓舞开农耕舞蹈文化之先河”的论断提出个人的看法,仅谨与大 家商榷。 (一)关于 “鼓”的起源 关于 “鼓”的起源,在 《山海经 ·大荒东经》里有这样的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人海七千里。其 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人水则必风雨,其光如 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日夔。黄帝得之,以 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百里,以威天下。”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 “流波山”,夔就居住在此山 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 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人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 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 振、蚩尤军大骇,继而炎黄联盟大胜。上面记述黄帝以鼓 “威天下”而战胜蚩尤虽是一则历史传说,但 它恰恰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鼓”最初因其神威而用于决定生死存亡的原始部落战争,并由此被人膜 拜。同理,初民对 “雷声”(天神)的恐惧和敬畏是 “鼓”能够成为神圣 “法器”的根本原因。进人陶器 时代后,人们能用陶土烧制成 “土鼓”,蒙上兽皮,并用蒉草制成鼓槌来敲打,如 《礼记 ·明堂位》所述: “土鼓蒉桴苇草,伊耆氏之乐也。”但这里土鼓的使用仍属于音乐的范畴。所以,在 “《乐记 ·乐本篇》 (《乐书 ·卷十八》)中谈到:先‘王作乐,发诸声而以鼓为君;形诸动静而以舞为容。”【诸 “声”之 “君”—— “鼓”出现了。但是 “声”、“容”毕竟相异,“鼓”仍未融人 “舞”之 “容”中。 (二)“鼓”在古代的主要社会功能 进人周代,土鼓已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与礼仪,按 《周礼》的规定:“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 土鼓,以东田钧。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这说明周朝时在祈求丰年和年终 “蜡祭”中, 都用鼓乐来愉悦神灵。 在周朝,已经出现了掌管鼓乐的专职乐师 “鼓人”。《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 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周人的 “六鼓四金”,在当时都有严格的分工,它们往往是用于非常严肃庄 】】4 维普资讯 重的场合的重要 “法器”或 “祭器”,即使可能用于指挥奴隶集体劳动 “鼓役事”的 “罄鼓”,也是充当 “劳动号子”(鼓劲儿和统一节奏)作用的。按 《周礼》规定:“六鼓”的鼓名与用途分别是:雷鼓,鼓神 祀;灵鼓,鼓社祭;路鼓,鼓鬼飨;蠢鼓,鼓军事;蕃鼓,鼓役事;晋鼓,鼓金奏。 “四金”为 “锌、镯、铙、 铎”,在古代,它们多为用于号令军士行动之用。 “四金”在与鼓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