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
圈1 Cu-Ni二元相圈 圈2 Cu-Ni三元相围
为碳氢化合物则会因为cr的氧化而降低其热稳定性,所以本实验未来亦将阳极加入co来改质。
如 帅 6口 口口
圈3 CⅡ-Cr二元相圈
图4 Cu-Cr三元相图
精卸水
实验方法
研究用的的设备为自制的双自熔旋转电极11
如图5所示,可通人氩气做为保护气氛及稳定电弧
抬《堙i隆懂}
之功用;利用旋转电极所产生的离心力甩成圆形的
/水巾
合金粉末再烧结成型。
阴极铜为直径约6ram之圆形锥状电极,而镍
阳极则为30mrn~50mm
圆形电极,实验前抽真空并通人保护气体Ar,
转速为800~1000rpm,电源功率为gOKW。待稳
定起弧并将镍棒部分熔完即停止操作,电极冷却
后,即可取出制得的粉末。将阳极材料换成铬,重 围5旋转电极设备示意田
545
复上述步骤。
实验完毕将粉末过筛,并取90pro之粉末置于导电电木粉中,加压加热制成金相试片,利用1500号碳
化硅砂纸做初步研磨两分钟,再用0.3,ttm的氧化铝泡制的抛光液实施抛光,运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
—150tLm的粉末混合再予以烧结,本实验之sample如下:
TabIel
塑查兰塾笙查尘 !!!二!竺兰竺 !竺二!!!兰1
1(Cu-Ni) lg
sample 2.89
2(Cu—Cr) lg
sample 3.39
接着进行下列的测试:
2之密度。
1.以渗油法量测sample1、sample
2之热膨胀系数。
2.以TMA量测sample1、sample
2之孔隙度。
3.以水银测孔仪测量sample1、sample
实验结果
粉末粒径殛横截面的SEM观察
cr粉,双合金粉的比例所占较少,其中又以几乎是铜成分之粉末(灰色处)最多,图7经由EDX的分析可知
粉末大多为铜成分。其形成机制可能是因为电弧偏移弯曲所致,以至于铜熔融液滴脱离电弧之高温范围,使
铜熔融液滴没到达镍熔池而是被喷射到镍熔池外围,未与镍熔池之溶液混合进而受旋转极离心力甩成铜成
分粉末,如欲得到双金属层的粉末未来必须作弧长的改变以改迸。
围6为直径约$0pm之Cu 图7为直径约50pro之c“
段末之横截面sEM圈 粉来之绩截面sEM圉
出现(图11外围白色处),由EDX(图12)则可证明此一结果。而铬粉较容易镀于铜粉上的原因可能在于熔
现象。而少有镍镀在铜上的情况;但铬的熔点(3300C)比铜高出很多,所以铜先熔融成液滴且脱离电弧柱高
温范围,然后先行凝固而成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