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
天津地区保护地黄瓜新病害‘
刘春艳h’王勇郝永娟魏军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300112)
近年来,随着城郊型农业的发展,天津市蔬菜尤其是保护地蔬菜得到很大发展,目前保
护地蔬菜播种面积已超过2.5万hm2,其中又以黄瓜的栽培最为普遍,已占到保护地栽培面
积的80%左右。由于保护地环境复杂多变,使得保护地黄瓜新病害不断发生,成为黄瓜生
产的重要障碍,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地黄瓜新病害的发生不仅给病害的识别和
诊断带来困难,也给我们的防治策略提出新的挑战。
1褐斑病
1.1症状特点
该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多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最初在叶背形成淡褐色病斑,病
斑直径约为3 20ram左右,其中以8—15mm中型斑居多,病斑黄褐色,病斑中部灰白色。
多数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湿度大时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稀疏
灰褐色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甚至引起整株枯
死。发病症状易与霜霉病或炭疽病混淆。 .
1.2病原
该病原菌为瓜棒孢菌[Corynespora
真菌。
1.3病害发生条件
湿度是诱发黄瓜褐斑病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达90%左右,10~35℃温度范围适宜该
病侵入并引起发病。·植株徒长、通风不良,或多年连作,均有利于发病。
1.4防治药剂
发病初期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5%咪鲜胺乳油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红粉病 。
2.1症状
多发生在大棚黄瓜生育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由下部向上部叶片发展,在叶片上产
生2—50mm圆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的浅黄褐色病斑,病健交界明显,病斑部常出现
浅橙色霉状物,后期病斑处变薄容易破裂。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大量枯死,引起化瓜。
2.2病原
该病病原为Trichotchecium
·基金项目:市重点推广项目04200。
”作者简介:刘春艳(1965一),女,天津蓟县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病害防治研究;E—mail:
chy917917@sohu.oam;电话:022
261
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
2.3病害发生条件
在25.30。C,湿度85%条件下,有利于发病,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时,有利于该病发
生。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黄瓜叶片
上,由伤口侵入。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蔓延,7进行再侵
染。植株徒长、生长衰弱等原因易造成该病发生。
2.4防治药剂
500—600倍液或80%福·福锌WP800倍液或25%三唑酮WP
可用“%恶霜·锰锌WP
1000。1 000—1
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l 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初期熏
百菌清烟雾剂,或喷10%百菌清粉尘剂,每1
次,注意轮换用药。
3蔓枯病
3.1症状
主要为害黄瓜茎蔓,也为害叶片和果实等部位。茎被害时,靠近节部呈现油渍状病斑,
椭圆形或棱形,灰白色、干燥时病部干缩纵裂,表面散生大量小黑点。潮湿时病斑扩展较
快,植株萎蔫枯死,病部腐烂。叶子上的病斑近圆形,有时呈“V”字形或半圆形,病斑上
有许多小黑点。果实多在幼瓜期花器感染,果肉淡褐色软化,呈心腐症。
3.2病原
etWalker甜瓜球腔菌,属子囊菌亚
melonis(Pass.)Chiu
该病病原为Mycosphaerella
门真菌。
3.3病害发生条件
病菌随残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可随风雨和灌溉
水传播。病菌通过气孑L、水孔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名牌香水培训培训资料.pptx VIP
-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送教上门教案.docx VIP
- 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pdf VIP
- 2024年北京海淀区教委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MTT 420-1995 高水充填材料.pdf
- 一种蒽醌加氢生产双氧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 剑桥顶级教材unlock 3级课件-Unit5-Listening2+LD.pptx VIP
- 石油化工物料汽车装卸设施设计要求.pdf VIP
- 专题62 说明文之说明对象特征、信息筛选与整合(知识梳理 练习)-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