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鸭茅品种农艺性状变异与研究.pdfVIP

中国主要鸭茅品种农艺性状变异与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中国主要鸭茅品种农艺性状变异研究 蒋林峰1’2张新全1‘付玉凤1 蒙芬1黄琳凯1 (1.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四川雅安625014; 2.重庆市垫江县畜牧生产站,重庆垫江408300) 摘要鸭茅系世界著名多年生冷季型优质牧草,在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系统地探明我国鸭茅品种(系)在表型水平上的多态性及变异规律,本研究对我国鸭茅8个品种和1个新 品系单株的物候期、抗锈病能力、越夏率、生长速度、鲜干草产量、鲜干草茎叶比、鲜干比、分蘖数、植物学表型 性状及DUS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各鸭茅品种(系)生育期、抗锈病能力、越夏率、生长速度、生 产性能差异明显,以‘02—116’新品系表现较为突出;2)供试12个表型性状在品种(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 长度、倒二叶宽度、株幅等性状与鸭茅产量显著相关;3)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 68.225%,鸭茅植株株型的形成和生长速度的动态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由叶片长度、叶片宽度、株高、穗叶距 种‘川东’、‘古蔺’等在主要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中国;鸭茅;主要品种;农艺性状;DUS性状 鸭茅(Docf彬括∥D胱r。£口),又名鸡脚草、果园草,系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疏丛禾草,原产欧洲,因叶量丰 富、草质柔嫩、抗寒性好等优点,在英国、德国、芬兰等欧洲国家的饲草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北美有 200余年种植历史,是目前美国大面积栽培牧草之一。近年被大量用于我国草地畜牧业及生态建设,是西部 退耕还草,粮一草、草一草、林一草复合植被等生态工程的重要草种。 农艺性状是人类认识、区分种或类型,选育植物新品种的重要标记,有助于植物品种间表型变异及亲缘 关系的分析。Amirouche等对鸭茅30个亚种表型研究表明,不同亚种问差异明显,证明表型性状是区别鸭茅 亚种的有效方法;Sugiyama等对位于不同纬度和海拔的26个鸭茅亚种研究表明,鸭茅的发芽速度、叶片宽度 和再生能力呈现出地域上的阶梯差异;Lindner等对鸭茅4个生态型39个亚种研究表明,不同生态型问开花 期、旗叶长度、生长习性等差异显著,且亚种间存在较高程度的季节性互补生长;Jochner等对海拔梯度变化 的鸭茅资源研究表明,鸭茅的开花期严重依赖于海拔和地域,并随之变动;Casler等通过对42份早、中、晚熟 鸭茅品种研究证明.北美过去40年的育种工作使鸭茅的生产性能有所提高;彭燕等对鸭茅种质植物学特征 研究表明,不同种源鸭茅的形态学特征间变异丰富;钟声等研究表明,我国横断山区的2个鸭茅亚种在外形 特征和生长发育上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花序和小穗被毛特征;徐倩等对16份国外引进的鸭茅物候期和表 型观测分析表明,鸭茅的旗叶长度、节间长度等变异系数大;钟声等对野生鸭茅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研究表明, 和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1310626007)资助 作者简介:蒋林峰(1989一),男,重庆垫江人,硕士,E—mail:jiandinfengsieau@163.com。 }通讯作者:张新全,E—mail:zhan铲q@sicau.edu.cn。 杂交后代具有双亲的形态学特征,分蘖和物候发育介于双亲,易于识别,且苗期生长速度、繁殖特性、抗性等 均强于双亲,有较大育种价值。 截至目前,我国已审定登记的鸭茅品种为8个,而美国和欧盟已选育获得近500个鸭茅品种。国内鸭茅 品种遗传基础较为狭窄,且引进品种普遍暴露出在我国适应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我国生态建设或畜牧业发 展。如何更好地结合我国鸭茅品种,开展针对不同需求的育种工作,综合选育出更多的鸭茅品种已刻不容 缓。但系统地开展我国鸭茅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异研究,截至目前,还未见有报道。了解我国现有鸭茅品种的 表型变异基础,有助于正确指导我国鸭茅品种育种工作的开展和促进我国野生鸭茅种质的合理利用。 unionforlhe ofnewvarietiesof 本研究采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intemationalprotection plants,UP— 测试方法,综合评价我国已审定登记的鸭茅品种,比较不同鸭茅品种在表型水平上的多态性及变异规律,以 期为加快我国鸭茅育种进程和鸭茅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