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介导水平细胞上视锥信号相互作用.pdfVIP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介导水平细胞上视锥信号相互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 .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22卷 增刊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介导的水平细胞上视锥信号相互作用 梁培基 罗富均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0030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E-mail:pjliang@sjtu.edu.en 近年来,诸多实验报道表明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的外溢(spillover)、扩散(diffusion)为突触间 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生理基础。螂鱼视网膜的亮度型水平细胞(LHC)接收来自红敏视锥及绿敏视 锥的信号输人,这两者并非线性独立。电生理实验结果已清楚表明红敏及绿敏视锥信号之间存在显 著的相互作用:LHC对一中等强度的绿色闪光刺激的反应可以被弱红背景光明显增强;类似的,LHC 对一中等强度的红色闪光刺激的反应也可以被弱绿背景光明显增强。这种互增强效应能被代谢型谷 氨酸受体第II,III族的非特异拮抗剂(S)-methyl-4-carboxyphenyl-glycine(MCPG)所阻断。此外,用谷氨酸 转运体阻断剂D-aspartate(D-Asp)或DL-threo-3(-hydroxy-asparticacid(THA)抑制谷氨酸的摄取同样完全 压抑了红绿视锥信号的相互作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钙成像实验结果显示灌流100[M谷氨酸 有效降低了视锥轴突终末钙浓度,而第III族mGluRs的特异性激动剂L-AP4同样明显压抑了视锥轴突 终末C「扩十」、信号,从而提示视锥轴突终末存在IrAP4敏感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它的激活导致胞内 钙的降低进而抑制突触前谷氨酸的释放。上述结果提示红绿视锥信号在LHC上的相互作用可能系视 锥突触终末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介导。谷氨酸从突触间隙外溢,通过激活突触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抑制突触前谷氨酸的释放,这可能为神经元提供了某种机制去对突触传递的效率进行精细调控,而且 可以感受局部神经元环路中其它神经元的活动,从而编码了一定刺激及其所在的周边环境的信息。 这也许正是螂鱼视网膜亮度型水平细胞上红绿视锥信号相互增强的生理机制。此外,暗中光感受器 相对去极化导致其突触终末L型钙通道的持续开放进而谷氨酸的强直释放,这必然需要某种有效的 调控机制调节该突触递质的释放。高亲合性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恰能为光感受器细胞提供了一种自 身负反馈机制调节突触前谷氨酸的释放并作为一种安全措施有效阻止过量谷氨酸释放所造成的兴奋 毒性。另外,突触间隙的谷氨酸浓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谷氨酸转运体的调节,压抑其活动可导致突触 间隙谷氨酸的聚集,进而影响谷氨酸在突触间隙的外溢、弥散,并有效地阻断红绿敏视锥信号的相互 作用。 作【者简介】 梁培基,女,1980年至1988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工学学士、硕士。1992年至19%年 在牛津大学生理系获生理学博士。19%年至2000年在上海生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200()年至2002 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任课题组长。2002年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任 教授。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将神经电生理、神经药理等生物学方法与信息科学的计算方法相结合, 对信息脊椎动物视网膜神经元回路信息编码分析研究。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 家973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项目等经费支持。 代表性论文: 1.P.J.Liang.InteractionofconesignalsonL-typehorizontalcellincarpretina:experimentsandmodeling.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22卷 增刊 17 ActaPhysiologicaSinica,51(4):377一385,1999. 2.J.F.Hu,Y.LiuP.J.Liang.Stimuluspatternrelatedplasticiytofsynapsesbetweenconesandhorizontal cellsincarpretina.BrainRes.,857(1一2):321一326,2000.(IF=2.526) 3.J.F.HuP.J.Liang.Thefeedforwardcomponentindepolarizingredresponseso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