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性能聚酰亚胺-纳米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pdf
第37卷第3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37No.3
JOURNALOFNANJINGTECH Science 2015
2015年5月 UNIVERSITY(NaturalEdition) May
l一7627.2015.03.004
doi:10.3969/j.issn.167
高性能聚酰亚胺/纳米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
俞 娟,姜 恒,王晓东,黄 培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本文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在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纳米石墨烯(Gr)和硅烷偶联剂(KH550),制备不同Gr
质量分数的聚酰亚胺/纳米石墨烯(PI/Gr)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RT—FT—IR)、静态热
明:在偶联剂的作用下,Gr可以较好地分散在聚酰亚胺基体中,同时偶联剂和Gr的引入提高了复合薄膜的热稳定
性;当Gr质量分数达到15%时,PI/Gr复合薄膜的弹性模量增加66.7%,达到3GPa左右;随着电流密度的提高,复
合薄膜的比电容提高了48.4%。
关键词:聚酰亚胺;纳米石墨烯;原位聚合;聚酰亚胺/纳米石墨烯复合薄膜
中图分类号:TQ323.7 文章编号:1671-7627(2015)03—0019-06
of film
Preparationhighperformancepolyimide/nano-graphenecomposite
YU Pei
Juan,JIANG
Heng,WANGXiaodong,HUANG
of Chemical
Materials—Oriented Tech
(StateKeyLaboratory Engineering,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09,China)
filmofdifferentGrcontentswas the
Abstract:Polyimide/nano—graphene(PI/Gr)compositepreparedby
in—situ fromGrandsilane solutionof
polymerizationstarting the polyamic
couplingagent(KH550)in
acid.Thechemicalstructureand werecharacterizedFouriertransformattenuatedtotal
properties by
reflectioninfrared mechanical electron
spectrum(ART—FF—IR),static
analysis(TMA),scanning
simultaneousthermal showedthattheGrwas
microscope(SEM),and analyzer(STA).Results dispersed
in matrice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OTA和MOCCCII实现的n阶多功能滤波器.pdf
- 基于RS-485总线的多点测温系统原理与实现.pdf
- 基于Socket通信的Labwindows/CVI在无线电频谱监测中的应用-.pdf
- 基于SPEI的河南省冬小麦生育期干旱时空特征分析.pdf
- 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的电视信号智能控制器设计.pdf
- 基于“政企学”合作的导游培训工作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pdf
-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的时滞GDM(1,2)模型构建及应用.pdf
- 基于三维非结构网格的连续伴随优化方法.pdf
- 基于不同VANET应用的路由协议选择分析.pdf
- 基于五维同步优化的城市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