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谈文化遗产保护
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 汪国富
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
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我们知道,文化遗产是人
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鉴证,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
式和想像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反映历史,承载文明,是展示和传承中华文化、
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方面。当前,由于我国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
存环境也受到严重威胁。许多文化遗存,特别是古建筑、古遗址、墓葬、石窟寺、历史文化村(镇)
及风景名胜区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整体风貌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
古遗址、古墓葬等违法犯罪活动还时有发生。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由于
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
濒临灭绝。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同时,观念滞后、体制
障碍等问题仍然在不少地方束缚着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当前一
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我们一定要高度认识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管理和利用,是展示和传
承中华文化、连结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落
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物质文化
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吉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
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
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
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
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
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文化遗产一一词对中国人来说已不陌生,公众给予文化遗产的关注热情也在不断高涨。但
长期以来,从事、参与和热心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仍然以各级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专家学者
为主,绝大多数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还仅仅停留在观光、游览等方面。如今对文化遗产的
保护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我国已经度过了五个“文化遗产日”。每一位对五千年文化感到自
豪的中国人怎能不欢呼雀跃!因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城镇化带来的基本建设热潮、经济
发展带来的旅游热等使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使许多重
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
改变,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到了
刻不容缓的地步。
152
在我国一些地方,有些文化遗产遭到了过度开发,商业化、城市化现象非常突出,文化气息、
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淡化,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已经有了极其惨痛的教训:武当山
遇真宫主殿被焚;张家界景区内因建筑物过多而破坏自然植被,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
警告”:丽江古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也出现了商业味太浓的中西合璧民居以及水质污染
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古城传统纯净的风貌。事实上,文化遗产保护之所以遭遇许多难题,
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重商轻文的观念在作祟。而重商轻文的原因,是膨胀于时代血脉之中
的利益驱动:人们过分看重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急功近利地过度开发,而遗产原本浓厚自然的独
特文化气息常常被忽略,这不可挽回地造成了文化传承的断裂失真。在这方面,我们甘肃是做的
很不错的。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文化遗产众多,全省共有各类
不可移动文物点两万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5处,县(市、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146处。敦煌莫高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与省外其它明长城著名关隘
共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武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