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克罗斯小溪》的生态意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析《克罗斯小溪》的生态意蕴   摘 要:普利策奖得主、美国乡土女作家玛?金?罗琳斯在其自传性文学作品,同时也是自然文学经典作品之一的《克罗斯小溪》中描述了克罗斯小溪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再现了自然界各种生命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摈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关注濒危鸟类的命运,深刻思考了人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玛?金?罗琳斯 佛罗里达牛仔 荒野 生态意识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生态批评视野中的地域女作家玛?金?罗琳斯研究”(2012SJB750025)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美国南方作家大多将目光投向南方独特的历史、种族及性别等问题时,美国乡土女作家玛?金?罗琳斯(1896-1953)却在位于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创立了“佛罗里达边远林区文学”,将创作聚焦于该州中北部的荒野及与荒野和谐相处的佛罗里达牛仔。这位乡土作家32岁时从北方大都市走出,定居于这片荒野中的克罗斯小溪村,将其主要文学生涯致力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她因而常被称为“佛罗里达女梭罗”。   目前,国内对罗琳斯的了解仅限于其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鹿苑长春》(1938),而对罗琳斯的其他作品,尤其是畅销度仅次于《鹿苑长春》,且在当下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学经典的自传性作品《克罗斯小溪》(1942,以下简称《克》)知之甚少,研究更是阙如。该书出版于1942年2月,随即被“每月一书俱乐部”评选为四月的特别推荐之书。仅在出版当年,即被译成了13种文字。1983年,该书被改编成电影,并获得了多项电影界大奖。罗琳斯在该作品中描述了克罗斯小溪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再现了自然界各种生命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摈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关注濒危鸟类的命运,深刻思考了人与大地的关系,体现了其具有前瞻性的生态意识。   一   罗琳斯何以对自然怀有深厚的感情? 这与她童年的经历紧密相关。正如大卫?奥尔所说:“童年在野外的生活对生态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大多环境主义者在儿时都与某个地域有着密切联系……这种童年时代的纽带对一个人的生态想象力具有神奇的效果,没有这样的经历,很难成为自然界忠实而有力的捍卫者。”[1]56   1896年,罗琳斯出生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她一生中最快乐的记忆却是童年时在祖父和父亲农场上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时光。在《克》中,她写道:“我对外祖母家的密歇根州的农场很熟悉……在那里我是客人,是孩子。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到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干草棚捡鸡蛋。我对父亲在马里兰州的农场也情有独钟……那里只有快乐。”[2]26在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的前几年,罗琳斯先后在肯塔基和纽约等地做过编辑、自由撰稿人等工作,然而,她厌倦了大都市的生活,在偶然的机遇下,她和丈夫来到佛罗里达中北部的荒野地区。第一次到这里她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正如她在《克》中所说:“经过多年精神上的漂泊与怀旧,我在这里又找到了孩童时期的那种神秘的美好。这里就是我的家。”[2]16 于是1928年,她在荒野中的克罗斯小溪村购买了一片橘林和一座牛仔的老房子定居下来。   罗琳斯坦言,选择这个被大片林海覆盖的偏远之地生活与其家族血统也有联系。当她用母亲留下的钱买下这里的橘林和房屋时,姑妈马德琳带着悲痛的心情写信给她:“你的身上有皮尔斯家族血脉中最致命的东西,叫嚣着要改变、要冒险,尤其要有一个农场。我简直不知道哪个皮尔斯人不私下里渴望拥有一个农场。母亲有这个渴望,皮尔曼叔叔被这个渴望搞得倾家荡产,还有你父亲悲惨的经历。”[2]27 然而,罗琳斯还是毅然决然地坚持在克罗斯小溪村定居下来,尽管她初到这里时,曾多次面临最基本的生计问题。她写道:“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能让我放弃这个强烈的愿望,无论倾家荡产与否。能过上心中所期盼的生活,比过那种物质条件优越却毫无幸福感的生活重要得多。并且,我认为,有必要坚持去过那种我期待并感觉满足的生活。”[2]27   二   小溪村仅居住着五户白人和一户黑人牛仔家庭,在这片荒野中,他们主要靠橘林、狩猎、打鱼、种植垦荒维持生计,尽管20世纪资本主义早已在美国大行其道,这里却仍然保持着非常原始的生活。罗琳斯热爱这片荒野,同时非常欣赏牛仔与荒野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并努力融入其中。她脱掉了都市中的时尚外衣,换上了当地妇女常穿的粗麻布制作的衣服,带上了用扇棕榈制作的帽子,垦荒、种植、饲养家禽。在牛仔身上,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她深深体会到了人与大地的密切联系。   她认为人和大地之间当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甚至说:“倘若真有‘种族记忆’的话,相较于人们对同胞的了解,对陆地和水的意识一定位于我们灵魂的最深处。”[2]10虽然人是在母腹中孕育的,但在此前,人来自大地。一旦出生,他们可以离开父母,离开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离开朋友甚至任何人类之爱而生活,但绝不能没有大地或者离开它。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