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阶段为330℃之前,为生排油早期,此时总的生油量小于O.7%,排出油量小于O.4%,在该阶段
从变化趋势上看,随温度的升高,干酪根量略有降低,而岩样中氯仿抽提物量基本保持不变,排油量略有
沥青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都远低于生成油气。反映了干酪根已向沥青转化,但沥青尚未转化为油。因此,
只有沥青转化为流体性大的油时才容易从岩石中排出。
排油量从0.293%增加到1.877%,同时岩石氯仿抽提物量也增加,但最高值出现在355℃,以后开始下降,
反映此时沥青向油转化的速度超过了干酪根裂解生成沥青的速度。排油效率也呈现增大的趋势,从54.4%--。
79.8%,干酪根含量呈现快速降低的特点,从3.95%降到1.1%。干酪根的快速降低说明干酪根开始大量裂
解向沥青和油转化,同时油从岩石中排出。
第三阶段为大于355℃,生排油晚期阶段,生油总量,排油量及排油效率均开始下降,岩石氯仿抽提
物量及干酪根量基本保持不变,反映此时油开始裂解生气,并且主要为已生成油的裂解,干酪根和沥青裂
解并不明显。
将排出油进行族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出高饱和烃和低沥青质的特点,对比松辽盆地主要产油层原油的
族组成,可以看出模拟实验排出油与松辽盆地原油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饱和烃与芳烃比值,两者同样具
有较好相似性。排出油在各温度点族组成变化较小,而氯仿抽提物则变化较大,排出油与氯仿抽提物之间
在组成上不具有可比性,说明了在地质研究中不能利用源岩和原油族组成数据对比确定油的来源,当两者
具有较好相关性时,可能恰好反映了两者之间没有成因联系。从排出油族组成随温度的升高总体上排出油
中饱和烃+芳烃含量略有增大,而非烃+沥青质则呈略有降低的趋势。根据傅家谟(1995)认为,在热演化
过程中一些富含甾烷与萜烷结构的干酪根和显微组分,脂碳芳构化率可能较高,因此在主生排油阶段岩石
中环状结构烃类,发生了芳构化,从而使该阶段芳烃含量增加。此外,从岩石氯仿抽提物中非烃和沥青质
的变化可知,在随模拟温度升高过程中,两者均呈现增大的特点,这反映了非烃和沥青质在油气生成过程
中并没有直接参加反应,而是在排油过程中残留在岩石中。
对模拟排出油进行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排出油的色谱图特征在不同温度点均相似,
升高逐渐降低,轻重组分比也随温度的升高呈增大的趋势,反映了排出油的成熟度在逐步增大。从0EP变
程。
对排出油进行碳同位素分析,排出油的碳同位素分布在.29.55~一28.08‰之间,与松辽盆地原油(如
葡萄花、高台子油层)相一致。但变化范围不大,反映了干酪根中眩C键的断裂和排出较”C更容易。由此
说明了同一源岩在不同的成熟演化阶段排出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碳同位素值可以较好地反映源岩原始母
质特征,受成熟度的影响相对较小,是进行油岩对比较好的指标。
以上分析说明了含水模拟实验可以很好地反映地质条件下烃源岩生成排出油气的化学特征。
参考文献:
高瑞祺蔡希源.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04-107.
indicesusedforthe conditionsinancientmudsmn嚣t
Jones DAC.Comparison interpretationofpalaeoredox Chemical
B。Manning ofgeological Geology
1994.1ll:1ll—129
陈中红,查明东营凹陷烃源岩捧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2005。34(1):79--87
电话:0459-5508803
通讯作者地址:黑尼汀省大庆市夫庆勘探开发研究院地化室,163712 Entail:qimwanlin@lxtrochina.corn.∞
734
含水模拟实验在未熟-低熟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 乔万林, 曾花森, 徐春龙, 张学军, 郭伟
作者单位: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省大庆市,163712
引用本文格式:乔万林.曾花森.徐春龙.张学军.郭伟 含水模拟实验在未熟-低熟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会议论文]
20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82) .docx
- 电机拖动应用技术第2章知识点回顾总结.docx VIP
- 蓝光BL及BL培训总汇讲解.ppt VIP
- Q SY 17816-2021 泡沫驱用起泡剂技术规范.pdf VIP
- SL∕T 619-2021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pdf
- 蓝光BL及BL培训总汇演示文稿.ppt VIP
- 第三单元:测量(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ptx VIP
- 巨人通力GPS53K(SIEI)-YH_电气原理图纸G3001007(B)N-2020-12.pdf
- 第1单元第5课《图片的局部处理》课件【滇人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pptx VIP
- 《物业服务模式》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