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分界点613
浅谈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分界点
甘肃仁泽律师事务所武启波
内容提要:盗窃罪在我国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罪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关于
这个罪名的学说很多。尤其是近几年来,广大的专家和学者对盗窃罪和抢夺罪的界定众说纷
纭.其争议的焦点在于究竟应不应该把。秘密性”这一传统观点作为盗窃罪与抢夺罪区分的
标准?目前随着刑法理论的发展,将是否具有。秘密性”与。公然性”作为盗窃罪的分界点
已受到严重的挑战.本文将从盗窃罪、抢夺罪的概念入手,通过案例的形式阐述二者新的分
界点。
关键词:盗窃罪 盗窃罪的客观方面抢夺罪 抢夺罪的客观方面
一、盗窃罪
(一)盗窃罪的概念。《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
窃、人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
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I数额
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
收财产。”
(二)盗窃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为行为人,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秘密窃取
公私财物的行为。
1.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被财物的所以有人,保管人或经手人发觉的方法,
暗中将财物取走的行为。具体特征如下。
(1)秘密窃取是指在取碍财物的过程中没有被发现,是暗中进行的。
①如果正在取财的过程中被他人发现阻止,而仍强行拿走的,则不是秘密窃取。构成犯
罪,应以抢夺罪或抢劫罪论处。
②如果施用骗术,转移被害人注意力的,仍可构成秘密窃取;如果事先乘人不备秘密取
财产的,也为秘密窃取。
然后在其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取走财物潜入某一场所,在无人发觉的过程中
(z)秘密窃取是针对财物所有入、保管人、经手人而言的,即为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
经手人没有发觉。在窃取财物的过程中,只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没有发觉,即
使被其他人发现的,也应为盗窃罪的秘密窃取。
(3)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自认为没有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发觉。
①如果取财过程中,事实已为被害人发觉,但被害人由于种种原因未加阻止,行为人对
6H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内蒙古)论文集
此也不知被发觉,而把财物取走的,仍为秘密窃取。
②如果行为人已明知被发觉即使被害人未阻止而仍取走的,行为带有公然性,这时就不
再是秘密窃取。构成犯罪的应以据其行为的性质以抢夺罪或抢劫罪论处。
盗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采取撬门破锁、打洞跳窗,冒充找人等人室盗窃I有
的是在公共场所割包掏兜,顺手牵羊进行盗窃。但不论形式如何,只要其本质上属于秘密窃
取,即可构成本罪的盗窃行为。
2.秘密窃取的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或者虽然没有达到数额但实行了多次盗窃的,
才可认定为犯罪。
二、抢夺罪
(一)抢夺罪的概念。《刑法》第267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i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
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o
(二)抢夺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为乘人不备,使他人来不及抗拒,夺取到数额较大财物的
行为。
所谓“公然抢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当着公私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的面,乘其不备,公然
夺取其财物,在财物被夺的瞬间,被害人立即意识到财物的损失,这是抢夺罪与盗窃罪的区
别关键之所在。
三、案例说明
某甲在走路时摔了一跤,将腿摔伤无法走路,其携带的背包也摔了出去,其无法够到。
此时某乙见此情形,当着某甲的面,将其背包拿走。
张明楷先生的观点:是盗窃。因其违反财物占有人的意志,使用和平的手段,将他人的
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理由如下:
1.盗窃虽然通常是具有秘密性,但是如果将盗窃限定为秘密窃取,则必然存在处罚上的
空隙,造成不公正现象;国外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均不要求秘密窃取,事实上完全存在公开
窃取的情况。
2.盗窃行为是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支配,建立新的支配关系的过程,’倘若只是单纯的排除
他人所有物的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人胃残余量超声监测技术规范.docx VIP
- 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事故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ppt VIP
- 采购降本推进计划.pdf VIP
- 定制产品合同协议.docx VIP
- 恒大地下车库VI标识标牌标准化方案(超豪华版)恒大地产集团.pdf VIP
- 【教学课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人教).ppt VIP
-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外形尺寸.pdf VIP
- 第一单元第四课《上学路上》教案 湘美版(2024)一年级上册.doc VIP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 VIP
- 2024年03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2024年上半年度招考文员笔试上岸试题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