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肾衰中医治疗体会.pdf
2011年6月第18卷第18期 中医中药
慢性肾衰中医治疗体会
刘新瑞 。李 莹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总结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参考有关文献,探讨中医药为主治疗
慢性肾衰的合理方案和注意事项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经验体会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O6(c)一133—02
自工作以来 ,笔者跟随国家级名老中医李莹教授从事肾 为主,此法吸附肠道毒素,促进尿素氮、血肌酐等排泄。降浊
脏疾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的 阴、升清 阳,改善肾功能。其中大黄、炮附子、生龙骨、生牡蛎
诊断、治疗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 ,现总结如下,以期共同提 为基本用药 ,必不可少。保 留灌肠 ,峻药缓用 。大便次数以2~
高肾脏病 的诊疗水平 .减少失误。 3次每 日为宜 ,最好达到溏而不泻状态 ,利而不伤 ,可获泄浊
1治疗经验 排毒的最佳功效。
1.1辨证 论 治 2临床体会
慢性 肾衰的治疗 ,以辨证论治为核心 .辨证要点是分清 2.1肾衰舌诊脉诊特点
本虚标实的主次 ,若以本虚为主者 ,应分辨为脾 肾阳虚还是 。肾衰 ,以脾 肾两虚型为多见 ,典型的患者表现为舌质淡
肝肾阴虚 ;以浊邪为主者,应区分寒湿与湿热 的不同。本着急 而胖 ,边有齿痕 ,脉沉细 ;舌苔可表现为 白腻或黄厚腻 ,白腻
则治标 ,缓则治本 ,治标不忘本虚 ,治本不忘祛邪的原则 ,辨 为湿浊困脾的表现 ,黄厚腻多为脾 胃湿热或湿热蕴结下焦 。
证论治。治本可分为5型。脾肾气虚型.温补脾肾、淡渗利湿.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肝 肾阴虚 ,舌质红,少苔 ,体瘦小 。
参苓 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 ;脾肾阳虚型,温补脾 肾,四君子汤 2.2肾衰患者常有 胃肠道症状
和济生肾气汤加减 ;肝肾阴虚型,滋补肝肾,六味地黄丸合二 食欲不振是常见 的早期表现 。尿毒症患者常1:3中有氨
至丸加减 ;气阴两虚型,益气养阴,参芪地黄汤加减 ;阴阳两 味、恶心 、呕吐、厌食 ,故很多病人 以消化道表现为首发症状
虚型,阴阳双补 ,济生 肾气丸、右归丸加减 。对于标证 的治疗 。 就诊 。故在复杂纷纭的病情中,应抓住 胃肠问题 ,健运脾 胃,
兼有外感时,表现发热、畏寒 、头痛 、流涕等 ,需先解表 。外感 斡旋 中焦 ,调理升降之机 ,标本 同治,可改善症状 ,延缓、阻止
风寒者 ,方选麻黄汤,荆防败毒散等 ;风热者 ,方选银翘散 ,桑 甚至逆转肾衰的发展。
菊饮等,桔梗、甘草、金银花、连翘、公英、黄芩、才胡、紫花地 2.3补脾肾常用温补法
丁、鱼腥草等均可选择使用。瘀血者,表现面色晦暗或黧黑, 应本着命 门之火 ,缓缓图之的原则 ,多用仙灵脾、巴戟
腰痛固定或刺痛 .或活动时减轻而休息时加重 ,四肢麻木 .妇 天、肉苁蓉等药温润两顾之品柔剂养 阳,少用附子、肉桂等大
女痛经 、月经 中有血块等,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方选血 辛大热之 品。所谓少火生气 ,壮火食气 。对脾肾两虚的患者如
府逐瘀汤 ,当归芍药散等。湿浊者 ,表现恶心、呕吐,El黏而 此 ;对部分湿热久稽 ,气阴营血亏耗患者更不宜妄投桂、附等
腻 ,口多涎沫 ,舌苔 白腻 ,脉滑。方选小半夏加茯苓汤 ,吴茱萸 刚燥药物 ,欲其温补,反伤阴血 ,误助邪火 ,疗效不佳 。
汤等,加入化湿泄浊药,如半夏、紫苏梗、枳壳、砂仁、佩兰、藿 2.4慢性 肾衰治疗忌攻伐为主
香、黄芩 、生姜 。伴有大便秘结者 ,需通腑降浊。温下,选温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校本研修教师手册(校级小课题研修手册).doc VIP
- 广东2024年11月广东省四会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开招考4名政府雇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2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人教版2019).pptx VIP
- (2024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导数专题之极值点偏移 课件.pdf VIP
- 富士伺服电机ALPHA5-smart用户手册(全).pdf
- 局放及定位基础.ppt VIP
- 2024燃气物联网NB-IoT智能表的安全芯片检测技术规范.pdf VIP
- 贵州省遵义市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T_CBMCA 015-2020 陶瓷岩板产品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