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反战de安魂祭.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反战de安魂祭.pdf

56 CULTURAL DIALOGUE 为反战的安魂祭 ● 梅  重 《安魂祭》书影 The cover pages of Requiem Ceremony “《安魂祭》是一部视角独特,因而题材内容也非常独 沈湜已故,是一位从未被当代文坛所关注过的浙江作 特的长篇小说。”该书责任编辑何小玲向我推荐说。书刚刚 家,人生如老家宣平(今属武义)山乡一般也起伏,后来去了 出版,是抗战题材,写反战的内容,时间节点正值中国人民 金衢盆地、温台平原,便渐趋平静。他一生以知识分子自我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很新颖。小 认识的良知创作,写下七八部长篇和中篇小说,还有诗歌、 说的封面设计,一半白色一半墨绿色,沉重地显示着抗击侵 剧本、散文,可谓丰矣,遗憾的是近一半已作广陵散。沈湜的 略、反对战争、祈愿和平的历史观和文学责任感。书名之旁有 小说多着力于抗战题材的开掘与深挖。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 何小玲所加题记:献给三个好“鬼子”。小说里说:“不叫‘鬼 时,沈湜正少年,待到胜利,他已弱冠,基本走过一个从懵懂 子’叫啥,都顺口啦,‘鬼子’不是也有好坏之分吗,他们是好 初醒知事到能够思考历史的过程。抗战时期的种种悲苦和中 ‘鬼子’。”这种题材内容过去少见,甚至于无,于是让我立即 国人民的坚持不屈斗争使他刻骨铭心。不过不同于大多数抗 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 战小说,《安魂祭》“没有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的战斗场面, 中国现代文坛有战争文学作品。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 没有扑朔迷离、悬念丛生的智力交锋,没有金戈铁马、纵横沙 文艺理论家瞿秋白指出,自孙席珍到黒木等人(也许再到谢 场的热血英雄”,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侵略者集体,从‘鬼子’ 冰莹),战争文学应从主观“厌战”转为客观“反战”。这是 大军中挖掘‘叛逆者’”,“从人性的高度揭下战争的画皮,突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必然反映。北伐归来 显反战的主题”(何小玲《〈安魂祭〉编辑推荐》)。 的孙席珍创作了现代第一部战争小说《战场上》,他在再版 反战是一个非主流性文学命题。反战组织在抗日战场上 时对该小说作了修订,并将旧有题记“为纪念死在我周围的 起过一定的作用,尤其于国际影响更大。1939年,一些被八 弟兄们”,改成“(小说是对军阀们的)暮鼓晨钟”,或是一服 路军俘虏而接受教育感召的日军士兵,认识到自己的罪行,在 “醒脑剂”。沈湜的《安魂祭》或许延续了这种传统。 华北抗日根据地自发搞起反战组织,向日军宣传侵华的非正 INSIGHT 精彩一瞥 57 作者手稿  Manuscripts of the novel 义性和给他们个人及家庭带来的灾难。1940年,在华日人反 竟不知所终—一个牺牲、两个跳崖,让泄密与否始终成为 战同盟总部在延安成立,日本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曾任主席 日军的揣测悬疑,计划好的军事行动因此胎死腹中。抗战胜 的野坂参三为领导人。沈湜蹊径独行,以个人的思想意识、 利后,沈湜求学于浙江大学文学院,那时的文科青年大都对 勇气和努力来写作“反战”,表现严肃主题,同时践行了文学 吉诃德式、鲁滨逊式、安德鲁式的奇异冒险记兴趣浓厚,我 的多样性、多面性和多彩性。为贴近历史,也为增强艺术号召 想他或浅或薄都会留下浪漫幻影与情结,反映于创作。 力感染读者,他把《安魂祭》的时间安排在日军发动太平洋 三个好鬼子在“经历”中各有自身儿时、少年时、青年时 战争前一个月的1941年11月,空间展开在反战组织初始产生 的片段回忆的穿插,作者将之串缀起来,企图表现他们从平 地—山高林又密的太行山中,这使小说具有更加广阔的背 民到“鬼子”、从“鬼子”到叛国犯、从叛国犯到好“鬼子”的 景,显现深沉的意义,然后以期汇入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抗 轨迹,“聆听他们的人生往事,感受他们的心灵挣扎,体悟他 战之中。 们的觉醒历程,见证他们的默默牺牲”(何小玲《〈安魂祭〉 《安魂祭》大体不写故事,只写了三个因厌战而反战的 编辑推荐》),从而避免说教,实现人物性格的锻炼。沈湜在

文档评论(0)

t9s25ccv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