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quot;君子曰quot;与儒家君子之学.pdfVIP

《左传》quot;君子曰quot;与儒家君子之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左传》amp;quot;君子曰amp;quot;与儒家君子之学.pdf

2010年11月 河北学刊 Nov.,2010 第30卷第6期 HebeiAeademicJournal V01.30No.6 《左传》“君子日”与儒家君子之学 葛志毅 (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受春秋时代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孔子提出了儒家的君子概念。《左传》“君子日”系对所载人物史事所作的史 论,《公羊》、《毂梁》二传则多假君子的名义作解经语。虽有如此不同,但它们同属儒家君子之学的内容。君子之学是对 儒家伦理道德期望的集中概括。 [关键词]《左传》;君子日;君子解经语;君子之学 [作者简介】葛志毅(1947一),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 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0)06—0027—07[收稿日期]2009—11—06 《左传》中每见“君子日”云云,历来有人怀疑,如 之品性。即或兼指品性,亦兼地位言之。离地位而专 宋人林黄中谓“《左传》‘君子日’是刘歆之辞”,并得 指品性者绝未之见。孔子言君子,就《论语》所见观 到了朱熹的赞同…㈣150’。至清儒,疑“君子日”为伪 之,则有纯指地位者,有纯指品性者,有兼指地位与品 窜说益盛。后经学者考辨,其说渐无人信心](m3_1…。性者……孔子所言君子之第一义完全因袭《诗》、 总之,“君子日”为《左传》所原有,可无疑。那么,“君 《书》,其第二义殆出自创,其第三义则袭旧文而略变 子”究系何指?考《左传》作者每对所记人物、史实之 其旨。旧义倾向于就位以修德,孔子则侧重修德以取 是非善恶予以论议,“君子日”即为此而设。故有学者 位……孑L子所以袭用‘君子’之旧名者,似欲在不显明 谓“君子日者,皆左氏自为论断之词”【3“P1引。有学者 违反传统制度之范围内,实行其改进政治之主张。以 又补充一义:“左氏所谓君子者,谓其时所谓君子其人 宗法身份之旧名,寓修德取位之新意。”[8]‘嘟’他指出, 也,皆如是云云也。”[4](丹近来,有学者把“君子日”君子旧义在“就位以修德”,新意为“修德以取位”,孔 与“君子之学”相联系,提出:一君子之学’中的教材 子推陈出新,提出君子人格的新概念,其背后是孔子 编修者、事语体教材中‘语’部分的评论者也被称为 改革社会文化及政治的信念,立论可谓精辟。无论 ‘君子’,即‘君子日’。”[5】‘脚’其所言虽不无是处,但 新、旧义,君子属性的根本在“德”,这是很重要的,也 其中仍有若干待发待正之义,本文拟专就儒家君子之 是中国古代君子文化精神一以贯之的要义。春秋时 学的概念及其对《左传》的影响等问题加以阐述。 代,贵族阶层在整体上衰落了,但君子人格“德”的属 性则由此向社会蔓延普及开来,这是新的人文道德思 一、君子概念内涵的转换 潮兴起的一个条件。 君子的本义,原指贵族统治者,正如金景芳所说, 孔子代表了春秋时代新的人文道德思潮的兴起, 君子“就像诸侯之子称公子,天子之子称王子一样,君 并有意表彰先于他及与他并世的贤哲风范,将其总结 子就是君之子。君之子当然是贵族,是统治 为君子人格而称述发扬。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者”【6](啪’。君子概念后来在内涵上发生了转换,如 载:“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遽伯玉,于齐晏 崔述所说:“君子云者,本皆有位者之称,而后世以称 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盂公绰,数称藏文 有德者耳。”r7J‘脚2’这种转换代表了人文道德理念上 仲、柳下惠、铜鞔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 的更新,即原来对“位”的尊崇被代之以对“德”的崇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