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社会形态变迁与诗歌叙事主体构成形态演化.pdf
春秋社会形态变迁
与诗歌叙事主体构成形态演化*
邵炳军
内容提要 春秋时期社会形态的变迁,引发诗歌创作功能由“辨妖祥”的宗教目的向“听于民”的政治目
的的转变,构成要素由诗、乐、舞合一向诗、乐、舞分离的转变,创作方式由集体为主向个体为主的转变,导致叙
事主体朝更加多元化、平民化方向发展,逐渐构成了“王—公—卿—君—大夫—士—平民—奴隶”多阶层形
态,为后世“官方—士人—民间”三极审美文化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根基。
关 键 词 春秋时期 社会形态 诗歌 叙事主体 构成形态
所谓“叙事主体”(narrative ubject),即叙事 世系暨事略者共38人,还有许多佚名诗人。本文
活动中叙事意图的执行者与叙事内容的言说者; 拟从春秋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形态变迁与诗歌
所谓“诗歌叙事主体的构成形态”,即叙事诗(包 叙事主体构成形态演化互动关系视角③ ,来探求
括具有叙事元素的抒情诗)创作群体的社会阶层 诗歌叙事主体构成形态多元化特征形成的历史进
分布状态与构成模式① 。而促使叙事主体构成形 程,以求教于方家。
态演化的主要动因,则是“社会形态”(ocial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form)的变迁。
与春秋前期诗歌叙事主体的构成形态
对于春秋时期(前770 ~前453)不同历史阶
段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论语·季氏篇》有十分 春秋前期(前770 ~前682)社会形态的基本
精辟的概括:“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特征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时期,尽管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 “东周小伯”(宋吕大圭《春秋或问》卷三)郑庄公
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 率先挑战王权,周王已需依赖诸侯国之力行使王
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 权,但诸侯国之间依然保持着暂时的力量平衡,没
②
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从社会形态———国 有一个诸侯国对王室构成威慑力量。故这一历史
家权力中心运转方式变迁角度,高度概括出了春 阶段“天下”依然“有道”,诸侯依然要朝觐天子,
秋社会由宗法奴隶制向地主封建制变革的历史轨 周王依然可命诸侯讨伐不臣,王室依然维持着相
迹。目前可以考知的春秋时期传世诗歌共 223 对安定的政治局面。可见,所谓“礼乐征伐自天
首,其中,154首为叙事诗,69 首为含有叙事元素 子出”,即国家权力运转依然以王权为中心。
的抒情诗;创作这些诗歌的诗人,可以考知族属、 1.春秋前期叙事主体社会阶层分布状况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春秋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考论”(项目号14BZW038)的阶段性成果。
183
2015.4
这一历史阶段的诗人群体,可以考知族属、世 车》、《山有扶苏》、《风雨》、《扬之水》作者郑大
系暨事略者,有以下11人 夫,《遵大路》作者周卿士,《叔于田》、《大叔于
《诗·邶风·绿衣》、《日月》、《终风》、《燕 田》、《萚兮》、《狡童》、《褰裳》、《东门之墠》作者
燕》作者卫庄姜,《二子乘舟》作者卫公子职(右公 郑人;《齐风·还》、《东方之日》、《南山》、《敝
子)妻,《柏舟》作者卫宣夫人,《鄘风·鹑之奔奔》 笱》、《甫田》、《猗嗟》、《载驱》作者齐大夫,《卢
作者卫公子职,《王风·大车》作者楚文夫人(息 令》作者齐人,《鸡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