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精氨酸高产株选育与发酵工艺研究.pdf
STUDYOFHIGHYIELDL.ARGDⅡNEPRODUCTINGSTRAIN
ANDFERNⅡNTATIONCONDITION
ADissertation
SubmittedtotheCommitteeof Normal
Zhejiang University
Forthe of
Degree
MasterofScience
Yu
By Xiangpeng
Prof.JinHairu
Supervisedby
May,2012
9㈣3588
L一精氨酸高产菌株选育与发酵工艺蜀㈣Y21
摘要
L.精氨酸是人体半必需氨基酸,在绝大多数微生物中都能自身合成,目前广
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行业,多采用发酵法大规模生产。本文以真菌为研究对象,
对不同样品中的真菌进行了L.精氨酸高产菌株的筛选,从红曲米中分离出一株
高产L.精氨酸菌株红曲霉H13,其初始发酵液中L.精氨酸产量为1.67
g/l。对其
进行形态鉴定及分子鉴定确定其为紫红曲霉。进一步对该菌株进行了最佳发酵培
养工艺选择、诱变育种、代谢控制发酵、细胞膜通透性调控等研究,围绕提高发
酵液中L.精氨酸产量,菌丝体中L.精氨酸含量及菌丝体生物量,最终获取大量
L.精氨酸。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其液体发酵进行初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是可
溶性淀粉,最佳浓度为10%,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浓度为3%,最佳pH值
ml/250 r/min,
4.5,温度30℃种子培养时间为18h,摇瓶装液量50 ml。转速为120
发酵时间7d。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所得发酵液产L.精氨酸4.08
g,l,菌丝
体干重为lO.32
g/l,菌丝体中L.精氨酸含量(均以干重计)为24.17mg/g。
为进一步提高L.精氨酸产量,利用紫外及硫酸二乙酯对H13进行逐级诱变
筛选L一精氨酸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解除终产物反馈抑制,利用复合诱变筛
选磺胺胍抗性突变株,以增加向L.精氨酸途径的代谢流。最终获得一株高产菌
株HUD43,其L.精氨酸产量可达10.43
g/l,菌丝体生物量可达24.39∥l,L-精
氨酸含量达到28.72
medg。与出发菌株H13相比,L.精氨酸产量、生物量及L一
精氨酸含量分别提高155.64%、136.33%和18.82%。
J下交试验,
选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温度、pH值四个主要因素进行L9(3)4
5.5、温度28℃。此
进一步优化,最优组合为可溶性淀粉10%、蛋白胨4%、pH
条优化件下进行发酵,其发酵液产L一精氨酸进一步得到提升到11.33g/l,菌丝体
干重达到28.47
g/l,菌丝体中L.精氨酸含量(均以干重计)为28.6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CCTC-结因子(CTCF)入核运输机制的初步研究.pdf
- Cd-Py复合染对秋茄幼苗生理生态学特征的影响.pdf
- CD28分子的隆表达及CD28核糖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pdf
- Cd胁迫下桐花幼苗的解剖结构响应及镉的累积分布变化.pdf
- CHD5基因甲化及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MS多态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pdf
- Cry1A类蛋交换结构域对杀虫活性影响的研究.pdf
- crylIa8因和GsHLP2基因转化玉米自交系的研究.pdf
- CXCL12、MH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特发性卵巢早衰的分子遗传学研究.pdf
- CYP2C9基多态性对双氯芬酸代谢以及药物抑制性相互作用的影响.pdf
- CYP2D61B酵母表达系统的构建、荧光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和CYP2D610基因分型.pdf
- L-选择蛋白与化因子受体CXCR4在小鼠恶性淋巴瘤P388D1细胞中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pdf
- LINE-1 '非编码序列(5'-UTR)在HepG2细胞中的功能研究.pdf
- Marker-ree转基因番茄表达外源植物甜蛋白ThaumatinⅡ.pdf
- MCM5基因的隆和真核表达及其与P53相互作用的鉴定.pdf
- mef2基因家与MyomiRs在鲤鱼肌肉中的表达分析.pdf
- microRN参与脑肿瘤干细胞凋亡的研究.pdf
- MIJ大鼠Kll10、Insl3、Acr、Zmynd15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pdf
- miR--10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影响研究.pdf
- miR--13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的调节作用.pdf
- miR--14--3p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功能的调控作用.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