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与尊严”素材解读与运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慈善与尊严”素材解读与运用.doc

“慈善与尊严”素材解读与运用   【时鲜素材一】   资助背后,冷暖人生    在江苏无锡市,靠着蹬三轮车挣钱糊口的绵阳人老冯,每月资助数百元给一个贫困家庭的小女孩玲玲,已经坚持了四年。然而2014年4月,在老冯去看望这个资助了四年却从未谋面的娃娃后,老冯却停止了资助。    四年前,老冯在网上看到一则信息:“绵阳市××县××镇××村里,有一个10岁的小女孩家境贫寒,想要继续读书,寻找好心人的帮助。”之后,他找到了这户人家。从此,每个月,他都会资助200元或300元。    可现在一见面,当奶奶催促玲玲叫“干爹”时,玲玲并没吭声。“喊一声都不愿意?”老冯有点不能理解地望了玲玲一眼。    从学校回家时,玲玲不愿意跟奶奶同坐一辆车,坚持自己打一辆,老冯觉得孩子不懂得节俭。老冯给她运动鞋,并喊:“玲玲,试试新鞋。”玲玲却说:“别喊我玲玲,我叫陈玲。”老冯觉得这个娃娃对自己不亲近。吃晚饭前,玲玲说要给老冯借个鱼竿,让他在家附近钓鱼不无聊,结果彻夜未归。老冯觉得孩子不诚实,于是决定停止对玲玲的资助。    据了解,女孩是弃婴,从小被收养,性格上既自尊又自卑。当问起这件事时,她犹豫着告诉记者:“在我心中,冯保保(干爹)就是好人。但是如果我能选择,我也希望自己是能够照顾别人的人,而不是受资助的对象。”    【素材点拨】    受助四年的女孩玲玲该不该“冷漠”待人,坚持了四年资助的老冯该不该停止资助,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得不说,绝大多数贫困的受助者,心灵是孤僻、内向和焦虑的。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渴望一种平等与尊严。而作为捐助者,大多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自己付出了,虽然不求回报,但基本的感激还是有的,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恩人”心态,从而不能充分考虑和顾及弱者的自尊需求。    【运用示例】    资助他人,是一种善良的表现,然而,在履行这一善良的行为时,是不是考虑到了受助者的尊严呢?一个四处觅食困乏至极的人,也怕听到一声“嗟,来食!”。推究深层原因,恐怕就是一个浅近而普遍的矛盾――摆脱眼前困境与维护长久尊严的矛盾。欲行慈善,那就让你的慈善呵护着别人的尊严。成都靠蹬三轮车为生的老冯,因为受助者冷漠而停止了资助。为何会产生受资助者冷漠的现象?我想资助者是否在资助他人的时候,考虑到了他人的感受?是不是他们不愿意背负这种人情债?是否应该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方法,改明帮为暗助,把暗助置换为尊严?让他们既能摆脱贫困,又不至于背负人情债。    【名言集锦】    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苏轼    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   ――莎士比亚    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   ――阿德勒    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   ――列夫?托尔斯泰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凡高    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   ――柯林斯托姆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真诚的关心,让人心里那股高兴劲儿就跟清晨的小鸟迎着春天的朝阳一样。   ――高尔基    【素材点拨】慈善,体现的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一种奉献的品质。具有慈善之心,才能让爱之花开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才能获得尊重。面对生活中的弱者,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爱,去关心,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够迎头朝阳生活。   【时鲜素材二】   中国大学生为肯尼亚儿童点亮未来    2014年,三位“90后”中国大学生自费到肯尼亚条件最差的贫民窟学校做志愿者,昏暗、闷热、肮脏的环境与肯尼亚孩子们明亮的笑脸形成巨大反差,这让三位年轻的志愿者――路洋、陈茜雯和石逸林深受触动。他们决定重建学校,为这所名为“拥抱爱”的学校和学校的孩子们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经过反复讨论和调研,他们决定在国内发起“Light My Childhood”公益项目,并最终为学校筹集到两万多元的重建资金,帮助学校重建校舍,点亮了贫民窟孩子们的未来,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燃起改变命运的希望。    【素材点拨】    爱心,会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温暖。肯尼亚贫民窟的儿童上学条件艰苦,中国大学生用爱心点亮了他们的未来。此类素材,可以在运用时多一些抒情性,表达对爱心的赞美之情。    【运用示例】    俗话说:“上善若水。”天下万物都接受着水的恩惠。    之所以说“上善”,是因为水只知道赠予,却从未想过回报。而更大的善,则是让这水跨过高山,跃过平原,流过黄河,流向遥远的未来,书写着善的真谛。特蕾莎修女说:“我在做每一个人都能做的事,给艰难困苦中的人一双温暖的手。”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