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蝴蝶花枯斑病病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蝴蝶花枯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 要
蝴蝶花(IrisjaponicaThunb.)是中国一珍稀野生花卉,为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宿根草
本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如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
四川、贵州、云南等。其阔长的叶片对有毒气体有很强的耐性,其花多姿多彩,较适宜于作城
市绿化植被,所以近年来被全国各地广泛引种栽培。且蝴蝶花也是一种药用花卉,其根可入药,
有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泻下通便.肝炎、肝肿大、肝痛、喉痛、胃病的治疗。
蝴蝶花在重庆地区是一种较为普遍种植的绿化植物。近年来在蝴蝶花上发现了一种病害,
严重的影响了蝴蝶花的生长和它的绿化价值。经查证,前人对此病没有研究报道过。此病症状
为: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带有黄绿色晕圈的褐色圆形小斑点,随后.病斑扩大成为长圆形或
不规则形褐色大斑块,直径可长达10cm,宽可达3cm;后期病斑互相连接,导致全叶或半叶
成灼烧状枯死。由于蝴蝶花一般片植,条件适宜,病害发展迅速,整体上呈现出毁灭状态。为
摸清此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找出适宜的控病措施,本论文对此病害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
厂
定、病害命名、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对其有效杀菌剂的筛选的初步研究。f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
1.病原苗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对蝴蝶花枯斑病病原菌进行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最终获得一种镰刀菌,取此种镰刀菌的
代表单孢菌株,接种健康植株且再分离结果表明:分离菌具有致病性,接种后的植株发病症状
与采集的标本一致,且采用的几种方法接种结果均显示出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2.蝴蝶花枯斑病的病原鉴定
采用标准的培养条件和标准培养基培养该菌,进行其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的测定。结果如下:
①生长速率:在PS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速度快,24C下,12h光暗交替培养4d,菌落直径
为2.5—4.1cm。
②菌落形态、颜色:PS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茂盛,丝绒状,菌落白色,基物表面前期显极淡
的肉红色.14d后显青莲色,基物无色:Bilai培养基上,菌丝稀少,白色:米饭培养基显示
紫红色。
③小型分生孢子特征:数量多,卵形、椭圆形.无色,假头状着生于产孢梗上,单胞或双胞。
k小:6.712.5x1.5~3.75微米。
⑧人型分生孢子特征:镰刀状,稍弯.壁薄无色,向两端逐渐变尖,基胞足跟明显。I-6隔,
数3隔,人小23~32x3.5微米。
④产孢梗特征:小孢子产孢梗为单瓶梗,短。大孢子产孢梗为单瓶梗或分生孢子座上丛生状,
在米饭培养基上有时有桔黄色分生孢子座。
⑤厚垣孢子特征:可在PSA培养基上产生,但在液体Bilai培养基上产生更好。球形.直径6-;0
微米,单生,对生或串生,菌丝中间生长,也可在大孢子中间生长。
通过对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致病性的测定,依照Booth的镰刀菌分类系统,具
体还参照对比陈鸿逵等著的《浙江镰刀菌志》、黄振文等著的《台湾产镰胞菌》进行鉴定,得
出引起蝴蝶花枯斑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3.蝴蝶花枯斑病的病原菌舶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对蝴蝶花枯斑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菌生长最适温度范围是24—28℃,
病菌最高生长温度是35。C,最低生长温度为7℃:病菌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24C:分生
孢子的致死温度是47C:病菌生跃最适的pH范围是6.7-9.1,产孢量的最适宜的pH范围是
6.2-7.1: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不大,但对产孢量的影响及产孢类型、孢子堆颜
色有较大影响。特别是有光照与无光照处理闻对产孢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此外,强光照(800Lu_x)
与弱光照(Lux)、半光照及黑暗处理之间对病菌所产孢子的类型及孢子堆的颜色有很大的区别,
较强光照条件下,病菌产生的孢子与自然条件下所产孢子类型及孢子堆颜色相近。
4.有效杀菌裁的筛选
室内平板测定结果表明:所选的参试的四种市售防治镰刀菌的杀菌剂对蝴蝶花桔斑病病原
菌均有抑菌效果。其中以蚴的抑蕴率最高,其次为毡羹监和50%代森锰锌,最次为50%
多菌灵;但盆栽生物测定中防效最好的为枯萎比克1000倍液,其次为扑菌特1000倍液,再次
为50%多菌灵1000倍液,最差为50%代森锰锌400倍液。因此,对蝴蝶花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