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等待回響
等待回響
台灣 汪群超
聽老師上課十幾年,有幾個問題不斷的被拋出來,但始終沒有答案。老師說:「我的答案
代表我的功夫,聽了你也拿不走,你得自己找答案,那才是你自己的功夫。」其中幾個問
題我連邊都摸不著,心想難道非要答對才代表練得會這套太極拳?這點存疑讓這些問題躺
了好多年。說也奇怪,我的拳藝就這樣卡在瓶頸裡轉不出來。
這套功夫實在詭異,不是拳打萬遍功夫自然來的尋常之道。老師常用手指比著腦袋說:
「問題在這裡。 」譬如分不清「力」與「勁」之別,練到再完美的力,它還是力,不是勁。
有學生請老師點破,老師還是猛比腦袋,不發一語。我猛然一驚,突破瓶頸的關鍵在老師
過去的提問裡 ...
問題 1 :靠山功與發勁
師爺說:「力由於骨,勁由於筋。」但究竟由於骨或筋之差別為何?如何分辨?這關乎這
套拳的練法,關乎養成習慣的是什麼?搞錯了,可能全盤皆輸。
老師說:「沒有被我摜到牆上去的經驗,你永遠不會發勁。」
這句話聽了幾十遍,我還是摸不著頭緒。發勁是打人,而被老師發到牆上是被打,分明是
兩回事,何來因果關係?為何非要往牆上摜不可?一定要挨那一下,才能體會發勁的味道?
有一回練習發勁將人往牆上摜,我覺得我做得很整,可以很順利的將人摜到牆上轟轟作響。
老師遠遠看到我的動作,跑過來對我說:「你這是推人,不是發勁,推人是用力的。」老
師看我藉移位將人發出,乾脆在我發勁時把手欄在我胸前三吋當界線,不准我的身體超過
界線。這下子我再也打不起來了。(驚憶十年前寫「美麗的誤會」一文,開頭描述萬壽師
兄揪住我的腰際...再也動彈不得 )練十幾年了,難道都搞錯了嗎?
原來我對發勁的觀念一直停留在移位推人。我靠移位把人「送」出去,靠自己身形的整將
對方移走,頂多加個圓肘拔對方的根 ,我們還有一句口訣:「我移多少,對方就要出去多
少。」因為這個概念,多年來我一直在移位上下功夫 ,卻忽略了發勁的原理與方法。
老師看我陷入困境,所幸拉我到牆邊,轟轟兩聲,連摜我兩次,直說發勁就是這個味道;
夾脊與牆面接觸剎那的爆發力,迫使體內的氣朝身體前方散發出去。雖然是被打,但是這
股類似氣體爆發朝著一個方向而去的味道就像發勁。怪不得老師常形容發勁就像被針搓破
的氣球一般爆發。既是像爆發,身體自然不需移位(移位反而爆發不出來),而且有彈力,
像拉弓放箭。被打者因為受彈力而出,不會不舒服,若是被移位的推力送出,會感受到接
觸點的壓力。被彈出與被推出撞牆,那種感受完全不同。難怪老師說要被他摜到牆上去才
能體會這層發勁的原汁原味。
這次有點把我摜醒了,終於稍解開靠山功與發勁的關係。回家後拼命練靠山功,體會身體
撞擊牆面的瞬間,夾脊與體內的氣跑去哪裡?如果只是身體的血肉之軀朝牆面撞去,沒有
氣的擠壓爆發從身體前方散發出去,就好比抓著一塊豬肉往牆壁擲去,所有的撞擊都沒入
牆壁,沒有任何反射的東西出來。難怪老師教靠山功時,總不忘說正確的撞擊,會聽到回
音在對面兩個角落。
這個體會也帶到拳架的移行換位;每個初動、每個銜接、甚至每個位置都要自問:我在推
(自己)嗎?還是像隨時要爆發的火山,等待一個觸動?簡單說,是否時時處在滿弦的弓,
有不得不發之勢 ?
問題 2 :老師常說:「你師爺說發勁像打噴嚏那麼簡單」
過去十多年對這句話的理解停留在「簡單」二字。老師不也常說:「會了,就很簡單,不
會,就很難。」殊不知發勁的原理就像打噴嚏一般,先是蓄勁,後有不得不發之勢,一發
動則一動無有不動。下次打噴嚏時,不妨擺個擠手體會發勁的味道。
問題 3 :接勁與發勁
老師說:「能接多少,就能發多少。接不下去,就發不了。」
這句話容易誤解,造成發勁時接太多,勁反而出不來,變成「推」了。平時練接勁時,能
接愈多愈好,表示愈鬆、根愈穩,也是練習「吞」與「懂勁」。發勁時則是愈少愈好,比
喻成打噴嚏也許還重了,師爺曾說:像 kiss 一樣,豈不更輕。
問題 4 :大乘法與發勁
老師說:「大乘法佔應用發勁的 60% 」(早年說 40% )。
大乘法輕輕的晃,宛如水面上的荷花隨風搖曳生姿。而發勁如電光火石雷霆萬鈞,兩者有
何關連?一個至柔,一個至剛,如果不能了解兩者的關係,大乘法肯定練錯,發勁的觀念
也一定不對。從這裡鑽進去探索,太極拳應用一定會有重大突破。
問題 5: 老師說:「我從劍式的燕子抄水體會發勁的味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1数据编码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常考点试卷含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VIP
-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边塞征戍类专题练习合集.docx VIP
- 一种JNK激酶的相变探针及其应用.pdf VIP
- (高清版)DB37∕T 1830-2011 文登奶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pdf VIP
- 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的投资合作协议模板.docx VIP
- 第二单元 第1课《吉祥剪纸》课件【桂美版】美术 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Joyoung 九阳 开水煲 K17D-WY170使用说明书.pdf
- 2025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边塞征戍类对比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