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陶瓷基体复合材料资料.ppt
第六章陶瓷基体复合材料 2015.11.22 目标与要求 了解陶瓷材料的特点 掌握常见的陶瓷基体及性能 掌握陶瓷基体复合材料增韧机理 掌握陶瓷基体复合材料主要的制备方法 了解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6.1 陶瓷材料的特点 熔点高,耐高温 硬度大,耐磨性好 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 密度较小 韧性低(或脆性) 热膨胀系数较小,抗热震性能差 1、氧化物陶瓷 主要由离子键结合,也有一定成分的共价键 纯氧化物陶瓷的熔点多超过2000℃。在800~1000℃以前强度降低不大 氧化物陶瓷在高温下不会被氧化,所以常做高温耐火结构材料 常见的基体材料有氧化铝和氧化锆陶瓷 2)氧化锆陶瓷 单斜变四方时体积收缩7.7%,晶型转变产生明显的体积收缩或膨胀,可以加入一些的稳定剂,如CaO、MgO等,保持氧化锆的四方结构。 1)碳化硅陶瓷 α和β两种晶型, α为六方型多层链状结构。β型为立方结构,在2100℃转变为α型。无熔点,在2830℃发生分解。理论密度3.21g/cm3,莫氏硬度9.2,耐磨性好,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4.7×10-6/℃。化学稳定性好,除磷酸、硝酸和氢氟酸混合酸外,与所有的酸都不反应。碳化物中抗氧化能力最好。高温下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2)氮化硅陶瓷 氮化硅原子自扩散系数非常小,制备难,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添加氧化铝形成的氮化硅固溶体形成Sialon陶瓷(赛隆,含有Si、Al、O、N四种元素)。 微晶玻璃 一、颗粒增强陶瓷复合材料 延性颗粒 过渡元素(铁、钴、镍、铬、钨、钼等)及其合金。复合材料韧性有明显提高,强度不足 刚性颗粒 主要是陶瓷颗粒,如SiC、TiB2、B4C等,脆性问题没有解决 二、纤维(晶须)增强陶瓷复合材料 晶须有石墨、碳化硅、氮化硅和氧化铝等 纤维多为多晶或非晶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氧化铝纤维和碳化硅纤维等。 纤维和晶须里面的缺陷和微裂纹很少,所以力学性能要优于块状材料,尤其是晶须的强度,接近理论强度。 三、片状增强陶瓷 6.4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一、冷压和烧结法 6.5 陶瓷基体复合材料应用 航空与火力发电方面 涡轮机燃烧室覆壁、涡轮盘、导向叶片和螺栓。减小质量,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节省冷却系统。 石油化工 如催化剂载体、热交换器。耐高温、抗腐蚀。提高燃烧温度,提高热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冶金材料 熔炼炉耐火材料,钢液过滤材料 生物工程 人类骨骼和牙齿的替代材料 机械与汽车工业 机械加工刀具、滑动构件。耐磨轴承、喷嘴。汽车方面火花塞、密封圈、涡轮转子等 作业 简述常见的陶瓷基体及特性 简述陶瓷基体复合材料的分类 不同增强体的增强机理是什么 常见的陶瓷基体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有哪些 碳/碳复合材料的发展 1958年美国chance Vought航空公司实验室一次失败的试验,意外发现碳纤维增强碳基体复合材料。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迅速发展的阶段。 现代空间技术,高强、高模量碳纤维,多种CVD沉积碳基体工艺技术 80年代后逐步成熟 预成型体的结构设计和多向编织加工技术日趋发展成熟;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工艺逐渐完善 一、C/C复合材料的制备 1、预制体的制备 2、预制体与基体的复合 1、碳纤维预制体的制备 碳纤维的选择 碳纤维编织结构的设计 1)碳纤维的选择 通常使用加捻、有涂层的连续碳纤维纱。 用作结构材料时选择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碳纤维。要求热导率低时,选择低模量的碳纤维。 总之,应该从价格、预制体纺织形态、性能以及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选择碳纤维。 2、预制体与基体的复合 液态热浸渍分解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三、C/C复合材料的性能 属于脆性材料,断裂应变小,0.12~2.4%。但适量的界面结合强度,裂纹在界面偏转,材料表现出“假塑性”, 膨胀系数小,高温热应力小,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热导率高,为574.6~680.4kW/(m?℃);比热高,随温度所上升而升高,可以存储热能 烧蚀热大,烧蚀率小 碳/碳复合材料化学稳定性好。耐氧化能力差,可以在表面涂抗氧化层或加入抗氧化物质。 碳/碳复合材料属于脆性材料,其断裂应变较小,在2.4%以下。但是,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假塑性效应”。 四、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 作为高温结构材料,耐高温,高温力学性能好,烧蚀率低,可以用在航空航天的飞行器头部材料,作为航天发动机材料、刹车材料 在生物医学方面 在人造关节、人造骨骼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应用。 作业 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都有哪些步骤? C/C复合材料预制体渗碳都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C/C复合材料抗氧化处理都有那些方法?各适用的温度是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