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资料.ppt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一、含义: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血瘀病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二、性能特点:性味多为辛、苦、温,部分动物类药味咸主入心、肝二经。味辛则能散,能行。味苦则通泄,且均入血分,故能行血、活血,使血脉通畅,瘀滞消散。活血化瘀药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多种不同的功效,包括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消肿、活血疗伤、活血消痈、破血消癥等。 第十九章活血化瘀药 三、分类: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药。 四、应用:活血化瘀药适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病证的致病因素,且所致病种广泛。瘀血证,主要症状是 ①疼痛(痛处固定不移)或麻木。 ②身体外部或内部发现肿块或外伤引起的血肿。 ③内出血,在出血时夹有紫黯色血块。 ④皮肤、粘膜或舌质出现瘀斑。 五、配伍方法(从寒热虚实考虑) 临床上在应用活血化瘀药时,除根据各类药物的不同效用特点而随证选用外,尚需针对引起瘀血的原因进行配伍以标本兼治。 1、寒凝血脉者当配温里散寒、温通经脉药。 2、热灼营血,瘀热互结者宜配清热凉血药,泻火解毒药。 3、痰湿阻滞,血行不畅者应配化痰除湿药。 4、风湿痹阻,经脉不通者应配祛风除湿通络药。 5、久瘀体虚或因虚致瘀者,则配补益药。 6、癥瘕积聚配软坚散结药。 7、由于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使用活血祛瘀药时常配伍行气药以增强活血散瘀之力。 8、气虚配补阳补气药,血虚配补阴、补血药。 六、使用注意 1、因证选药,根据不同瘀血证选相应的药。 2、三因制宜不典型。 3、中病即止,本类药物行散力强,易耗血动血。 4、症候禁忌:月经过多、出血无瘀者不宜用。孕妇尤当慎用或忌用。 七、现代研究 1、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以促进病理变化恢复的作用。 2、具有抗凝血的功能,以防止血栓及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 3、能改善机体的代谢功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创伤、骨折的愈合。 4、能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炎症病灶的消退和吸收。 5、能改善结缔组织的代谢,促进增生病变的转化吸收,使萎缩的结缔组织康复。 6、能调整机体免疫,有抗菌、消炎作用。 1、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分类、功效、应用、使用注意是什么?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一、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有止痛效果。(不通则痛,瘀血多有疼痛)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肢体痹痛、跌打损伤致瘀痛等,也可用于其他瘀血病证。 川 芎(掌握)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 川芎(掌握) 一、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二、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三、应用: 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具有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川芎善“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要药,能活血调经,可用治多种妇产科疾病。 1、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难产、产后瘀阻腹痛、胁肋作痛、肢体麻木、以及跌打损伤、疮痈肿痛等病证。 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错后配益母草、当归等。 血瘀经闭、痛经配赤芍、桃仁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 产后恶露不下,瘀阻腹痛配当归、桃仁、炮姜等如生化汤。 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配丹参、桂枝、檀香等。 肝郁气滞之胁痛配柴胡、白及、香附。如柴胡疏肝散。 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痛配桃仁、红花等血府逐瘀汤。 跌仆损伤,瘀阻疼痛配乳香、没药、三七等。 本品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遂证配伍用之,故李东垣言“头痛须用川芎”。 2、头痛、风湿痹痛。 风寒头痛配羌活、细辛、白芷。如川芎茶调散。 风热头痛配菊花、石膏、僵蚕。如川芎散。 风湿头痛配羌活、独活、防风。如羌活胜湿汤 血虚头痛配当归、白芍。如加味四物汤。 血瘀头痛配赤芍、麝香。如通窍活血汤。 风湿痹痛配独活、秦艽、防风、桂枝等。如独活寄生汤。 四、用量用法:煎服3-9g。 五、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血之出血证和孕妇当慎用。 延胡索(掌握) 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根。 延胡索(掌握) 一、药性: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二、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三、应用: 本品辛散温通,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前人谓其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故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常用的止痛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 1、气血凝滞所致之心腹及肢体疼痛等证。 ①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配丹参、桂枝、瓜蒌、薤白等。 ②热证胃痛配川楝子。如金铃子散。 ③寒证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