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章东西方造园文化及比较(上)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中东、欧洲(西方)造园发展概况 世界的三大造园体系是:古希腊、西亚、中国,即欧洲系统、伊斯兰系统和中国系统。 一、西方园林起源最早可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圣经中的伊甸园(Garden of Eden)据信是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 “绿洲”是古埃及园林模拟的对象。 尼罗河泛滥,丈量土地,发明几何学。从而将几何学的概念用于园艺、池塘、水渠、树木等。 古埃及的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则,房屋和树木都按几何形状加以安排,是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设计。 根据从埃及古墓中发掘出的石刻人们绘制了一幅埃及宅园平面图。 二、古希腊由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国家组成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的空前繁荣,园林的建设同样很兴盛。 古希腊的园林大体上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供公共活动浏览的园林; 第二类是城市的住宅、宅园(住宅的园林); 第三类是寺庙园林即以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 古希腊的公共活动游览园林最早为体育竞技场,后来发展了林荫道、水景、雕像、座椅。并专门修建了音乐台、露天讲演台等厅堂。 古希腊的园林元素延续到了后来的法国园林中。 古希腊住宅以石头为主,拓展空间需要柱子。 四周以柱廊围绕成庭院,庭院中散置水池和花木的作法,后来影响了伊斯兰建筑和庭园。 三、罗马继承古希腊的传统而着重发展了别墅园(Villa Garden)和宅园这两类 别墅园修建在郊外和城内的丘陵地带,包括居住房屋、水渠、水池、草地和树林。 别墅园林在之所以怡人心神,在于那爬满常春藤的柱廊和人工栽植的树丛;晶莹的水渠两岸缀以花坛,上下交相辉映。 还有柔媚的林荫道、敞露在阳光下的洁地、华丽的客厅、精致的餐室和卧室。 第三章 东西方造园文化及比较 第三章 东西方造园文化及比较 日本造园 1 中东、欧洲造园发展概况 2 风格特征 3 东西方造园的特点和文化比较 4 日本造园 日本造园吸收了中国的造园手法,又揉合了日本的文化系统,结合了日本的物候地貌,而自成系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东方风格。 日本风格庭院 一、奈良时期(公元5 - 7世纪) 公元613年,苏我马子从朝鲜学到中国造园手法,在日本建了第一个庭园。 盛唐时中日交流频繁,这个时期日本造园呈现朴素自然的意境。 神社: 神社是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中各神灵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由于神道教与日本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神社十分普遍。神社自7世纪起实行“造替”制度,即每隔几十年就重建一次。 二、平安时期(公元8 - 12世纪) 相当于中国晚唐后,逐渐摆脱了对中国文化的直接模仿,发展自己本土文化,具有日本特点的园林开始发展。 这一时期的日本园林有中模式叫“池泉筑山庭”,主要模拟自然山水,把一部分宫殿式住宅(寝殿造)分布于园林中,这种模式也叫神泉苑,它的风格特点是细腻,彻底写实。 三、镰仓-室町时代(公元13 - 14世纪中叶) 相当于中国南宋——元中期。 南宋的写意山水画和禅宗对日本有较大影响。 日本的庭园进入了自然的抽象化表现,多有象征性意义,显示了高度精炼的意境。 出现佛家方丈庭,禅宗枯山水。 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 四、桃山时代(15 - 16世纪) 相当于中国明代; 出现茶庭,面积小,环境幽静,手法写意,便于沉思冥想。 日本茶庭概述茶室在日本是专门举办茶会的地方,茶庭指与茶室相配的庭院。 茶庭大体上可分为禅院茶庭、书院茶庭和草庵式茶庭(通常称为露路、露地)三种。 其中草庵式茶庭最具特色。草庵式茶庭四周是围篱,自院门至茶室间还设有一条园路,两侧用植被或白砂敷于地面,栽植树木,配置岩石,沿路设寄付(门口等待室)、中门、待合(等待室)、雪 隐(厕所)、灯笼(照明用)、手洗钵(洗手用)、飞石(即步石)、延段(石块、石板混合铺成的路段)等待客所需的设备。 书院式茶庭的特点是在庭园的各茶室间用“回游道路”和“露路”联通,尤以修学院离宫、桂离宫等大规模园林为最。 草庵式茶庭四周是围篱自院门至茶室间还设有一条园路 两侧用植被或白砂敷于地面,栽植树木,配置岩石 五、德川幕府迁都到江户(17 - 19世纪) 为中国的明末清初。 出现了“廻游式”的风景园。 一般较平坦,范围广阔,老树大池,嫣然中土气概。 整体模拟自然风致,局部则采写意手法,且点缀茶亭和文人亭。 六、明治维新后(1868 - 1912年) 日本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其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是从无视——漠视——仇视——重视——师视。 欧洲的园林风格在这一时期输入日本,别墅分为和风和洋风。 神道教 宗教园林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公园 主题公园 七、日本造园的表现手法 A. 基本归结为三种典型样式:真筑、行筑和草筑。真筑特点是非常端正,基本是对自然的写实和模拟。行筑相当于行书体,鉴于上下两者之间。草筑相当于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