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多尺度小波边缘检测的对流降水和闪电的分析
徐鸣一1,2 王振会 1,2 潘佳文 1,2 闫军 3 樊荣 1,2 植耀玲 1,2 邵程远 1,2 李博
1,2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南京,210044)
(3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呼和浩特,010051)
摘
要
对流降水和闪电有着很好的相关性,在一些地形复杂或人烟稀少的地区,雨量筒不够密集,雷达受盲区
限制且造价昂贵,卫星分辨率低,通过闪电和地面降水关系的研究,可以使用闪电对降水进行估算,避免
因强降水造成比如洪灾、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水平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和补充。
本文借鉴小波分析的边缘提取理论并加以改进,实现基于多尺度小波边缘检测的对流云回波有效识别,
并反演对流降水进而分析与闪电的相关关系。
(1)首先对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基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临近和线性的混合插值方法内插到直角坐标系下
的网格上,格点的分辨率为 1 km×1 km。在每个格点的垂直方向上选最大的强度值投影到底层格点上。
(2)对雷达反射率因子数据进行多层小波变换,计算各层的模极大值,提取小波变换各层中沿水平方向和
垂直方向的小波系数,由公式计算相应位置的模值和幅角。
(3)对各层进行单尺度自适应块阈值和非模极大值抑制边缘检测思想进行图像处理,得到各层的图像
Edgej,并对其归一化处理。
(4)第 J 层进行小波二维图像重构:三个高频分量用 Edge 替换,然后与低频分量进行小波图像重构后,
对各元素求模,归一化处理后得到该层图像 IMJ。
(5)将 IMJ带入 J-1 层替换该层的三个高频分量,与该层低频分量进行图像重构后带入前一层替代高频分
量并进行图像重构直至第一层,则该层得到的重构图像即为边缘图像。
(6)由于噪声的存在,对边缘图像进行自适应块阈值化和中值滤波后并进行填充,得到多尺度小波边缘检
测出的对流云雷达回波图像。采用合肥雷达站的对流云降雨 Z=300I1.4关系反演每 6min 一次的对流降水量;
(7)与雷达数据时间对应,选取相应的时段,0~5min,6~11min 并以此类推,统计每一时段内的闪电频数。
对南京 2009 年 7 月 6 日到 7 日一次强雷暴降水过程中对流降水和闪电的关系进行个例分析,选取对流活动
较剧烈的 22:00~1:00 这 180min,统计每个 6min 时间间隔内的闪电频数和降水强度及总降水量并进行相关
分析,计算得到 RPF 的范围在 7.47×107~4.46×l08kg,平均值为 1.72×l08kg。通过非线性回归近似拟合
1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0806014)资助
可以得到南京地区这一时段对流性天气中降水强度、总降水量和与对应时段内闪电频数的回归方程为:I =
1.728lnF+ 1.122,r= 0.8044;Q = 2.372lnF+ 3.378,r= 0.7355。式中 I 为降水强度,Q 为总降水量,F
为闪电数,r 为相关系数。
关键词:对流降水;闪电;小波分析;边缘检测
引言
20 世纪 60 年代,人们便观测到闪电以后降雨有猛增的现象[1]。张义军等[2]讨论了对流降
水和闪电特征的相关,认为强烈的闪电活动与强降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而与一般性降雨对
应关系较差。周筠君等[3]发现地闪与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地闪数反演
估测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通过非线性回归近似拟合得到平均雨强与对应时段内的地闪数回
归方程为 R =1.692ln F ‐ 0. 273,相关系数 r 为 0. 8641。可见对流降水和闪电有着很好的相关
性,在一些地形复杂或人烟稀少的地区,雨量筒不够密集,雷达受盲区限制且造价昂贵,卫
星分辨率低,通过闪电和地面降水关系的研究,可以使用闪电对降水进行估算,避免因强降
水造成比如洪灾、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水平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和补充。
层状云和对流云无论在雨滴谱的分布、产生发展的机理还是在对大气环境热量变化的贡献
程度上都有较明显的区别,所以对二者进行有效识别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流降水机制。Stener
M[4]等指出 Churchill[5]方法中给定影响半径是不充分的,他们把影响半径改为反射率因子的
函数,即巅峰值(SHY95)方法。Biggerstaff[6]等从对流云与层状云的三维结构原理用雷达反射
率因子来进行区别,排除零度层亮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