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IPF肺纤维化)治疗展望精读.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的治疗在于正确的诊断 现今对IPF的共识 弥漫性肺疾病(DPLD或ILD)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IIP) 间质性肺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UIP/IPF,但是UIP病理表现不限于IPF DPLD 混乱的名称 DPLD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ATS专家共识) ILD 间质性肺病(第23版希氏内科学2008) DLD 弥漫性肺病(第3版呼吸内科学2008) 疾病侵犯部位: 弥漫,双侧 异质性:多种多样 有别于:气道病,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病, 血管性疾病…….. DPLD DPLD的分类也是众说纷纭,2000年发表的欧美专家共识是大多数人的认识 一般说来:不是急性, 不是肿瘤,不是一般生物源性感染 DPLD≠IIP DPLD 间质性肺炎≠IIP 举例1 药物相关-胺碘酮 举例3 结节病 慢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HP DPLD-IIP IPF不等于 NSIP COP DIP RBILD LIP DPLD-IIP UIP 不等于 特发性肺纤维化 UIP/IPF CRP 的有机结合是正确诊断的必要 而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基础 IPF现状 诊断不足 – 有之 过度诊断 – 同样存在 不恰当的治疗同样给患者带来痛苦 IPF诊断共识 主要指标 排除其它已知原因的间质性肺疾病 异常肺功能结果 HRCT显象示:双肺基底部网状异常改变 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果均,无组织学或细胞学改变支持其它疾病诊断 Am Resp Crit Care Med. 2000; 161:646-664 IPF诊断共识 说明: (1)肺活检显示UIP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2)排除其它间质性肺病,如药物所致,环境接触,胶原结缔组织病等 (3)肺功能异常改变 (4)影像学异常 (5)当无肺活检时需有4条主要标准和至少3条次要标准 IPF的治疗 IPF治疗 药物治疗 抗炎症性药物:皮质类固醇,效果不满意 抗纤维化药物:目前学界热切探索的目标 N乙酰半胱氨酸(福露诗,易维适….) 其他已曾被临床应用但效果欠佳: INF-gamma,免疫抑制剂,秋水仙碱,雷公藤甙…… 正在开发和研究的新途径和新药:很多, 如吡非尼酮,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IPF治疗 非药物治疗 器官移植-单肺或双肺移植 胚胎,间充质或其他体细胞移植 IFIGENIA study IFIGENIA hypothesis N-acetylcysteine in IPF Vital capacity (% pred.) DL,CO (% pred.) Months NAC治疗IPF 安全,副作用不大 部分患者维持一定时间的稳定 未能防止急性加重的发生 明确适应症,探求合宜的剂量 提高其疗效 吡非尼酮-IPF治疗 Cat.No. Product Name 1093 Pirfenidone Chemical Name: 5-methyl-1-phenyl-2(1H)-pyridinone 吡非尼酮-IPF治疗 吡非尼酮是一种口服具有活性的小分子药物,它能够抑制胶原的合成,减少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繁殖及其相应细胞因子的兴奋作用。 主要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该药具有良好的抗肺纤维化作用。我们的实验室结果显示,吡非尼酮可以明显抑制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减少胶原纤维的生成。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灌胃给药的 LD50为1112.4mg/kg。动物长期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提示本品使用较为安全 IPF治疗 由于基础研究的进展,许多学者认为IPF是肺上皮细胞受损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导致肺内胶原过度沉积的结果。 从抑制肺内胶原纤维过度生成入手,对IPF进行干预治疗。应当是一条合理的途径 吡非尼酮-IPF治疗 临床研究的背景资料 Raghu G, Johnson WC, Lockhart D, et al.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with a new antifibrotic agent, pirfenidone: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open-label phase II stud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