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探索.doc
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探索摘 要:有资料显示:在我国违法犯罪案件中,青少年犯罪率最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青年学生不学法、不懂法、法制观念淡薄。今天的在校生将成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只有知法、守法才能担起祖国建设的重任。当前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学生伤害、伤亡事故增多,这给教育敲响了警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刻不容缓,作为化学教师发挥学科特长,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值得提倡。关键词:化学教学;法制教育;尝试在全社会普法、全民学法、守法的新时代,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已成为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利用本学科教与学的活动,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完善学生的品德素养已成为众多教师探讨的课题。这里,我就化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化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水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化学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学习方法的引导者,更应该成为德育工作者和法律知识的宣传者。化学教师也应该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自己要知法、懂法,了解我国的法制原则。由于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化学教师应当了解《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条例》,熟悉《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晓《环境保护法》《食品卫生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二、化学教师要用行动做学生学习法律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时刻与教师相伴,对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模仿、学习,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最直接、最快捷的教育途径。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仅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更应该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学生。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使得学生争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是很有效的。不管这个学生现在书念得好不好,至少他在品德方面、法制方面能做好,更重要的是能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法制教育与化学教学自然融合,以化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法制教育为辅,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德育、智育双重教育的目的。三、化学教师要利用化学实验向学生传授法律常识化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化学实验,这也是法制教育渗透的关键环节。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知道:化学药品有的是有毒的,如砒霜、白磷、偏磷酸、氰化钾;有的是有腐蚀性的,如浓硫酸、浓硝酸、液溴、双氧水等;有的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如汽油、硫黄、三硝基甲苯、硝酸铵等。因此《化学实验室规则》规定不能用手接触化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中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这样既教给了学生化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妥善保管及正确使用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利于社会治安的稳定,对教育学生学法懂法、按法行事具有积极的意义。四、化学教师要发挥专业特长教育学生做守法公民化学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善于发现并利用化学学科与法制意识的结合点,平时多注意收集一些典型案例,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比如:在讲碱和酸的知识时,结合浙江温岭的烧碱烧伤儿童案,上海的浓硫酸毁容案介绍故意伤害、儿童保护、婚姻法及危险品存放等法律法规;学习白磷、硝化甘油等知识,结合爱迪生的火车实验室及大连5.7空难介绍易燃烧易爆物品严禁带上交通工具的有关规定。在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渗透法律、法制意识。可以开展以下活动:一是研究性实验,如浓硫酸的脱水烧伤实验与危险品的认识,市售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与制假售假,食盐中碘含量的分析与打击私盐,假金元宝的检验与打击欺诈,补钙品中钙含量的测定等。二是开展社会调查,如煤气中毒事件与燃器灶具的调查,水污染事件与违反国家排放标准的调查,通过各种渠道的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三是将某些法规编入练习测试题中,如废电池与环保知识,白色污染与一次性饭盒问题,海洛因、摇头丸与打击制毒、吸毒、贩毒等。综上所述,学校是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佳场所,学科教育是法制教育的优秀阵地,化学是法制教育的隐性课程。以化学教学为载体,抓住适合的契机、寻找适当的切入点,就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周学良.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法制意识的尝试[J].教师论坛,1998(3).[2]方贵军.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J].教研论坛, 2009(4).编辑 温雪莲4
文档评论(0)